破除“三門”現象 提升“四種”能力 天寧法官走出“衙門”貼近群眾辦案
作者:轉載《人民法院報》 發布時間:2009-04-24 瀏覽次數:2574
本報訊 針對當前年輕法官普遍存在的“從家門到校門到單位門”的“三門”現象,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法院緊密聯系司法實踐,著力提高新形勢下法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日前,天寧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專題到該院調研時,要求全區有關部門學習該院做群眾工作的方法與經驗。
四月中旬,在與記者談到如何提高法官群眾工作能力時,該院院長潘桂林認為,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面向社會,貼近群眾。天寧法院針對年輕法官中普遍存在的“從家門到校門到單位門”,缺乏對社情民意、民風民情的了解和把握的實際情況,全面進行輪崗交流,將年輕法官安排到矛盾聚集、與群眾打交道較多的訴訟服務中心實踐鍛煉。同時,完善用人機制,在選拔任用干部時,堅持向一線辦案部門、和群眾打交道較多的部門傾斜,提高處理涉訴信訪能力在考核中所占比例,真正把具有培養價值,符合人才標準,群眾工作能力強的人選拔出來,做到人盡其才。
“辦理拆遷案件最能體現群眾工作能力。”采訪中,天寧區區委書記汪永健介紹說,天寧法院近年來各項工作讓區委放心、群眾滿意,其中一項工作不得不提,那就是高效穩妥地處理拆遷案件。作為全市的中心城區,天寧區產業結構的調整、板塊的重組、城市面貌的改造,都離不開拆遷。今年,常州市政府決定投入71個億用于保增長促發展,拉動內需,其中55個億的投資項目被確定在天寧轄區。
在開展“依法拆遷、有情拆遷、文明拆遷”的群眾工作中,天寧法院著力提高法官服務群眾、教育引導、化解矛盾、依法辦案的“四種”能力,把是否化解了矛盾糾紛,是否理順了當事人情緒,是否促進了社會和諧安寧作為評價法官群眾工作能力的標準,以案結事了作為法官辦案的終極目標。在該院邀請區四套班子領導、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轄區街道以及在天寧范圍內進行房屋開發及拆遷的開發公司,聯合召開“房屋拆遷案件審理執行工作推進會”的平臺上,引導年輕法官就房屋拆遷中涉及的有關法律和社會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在該院與區委、區政府研究確定涉特困戶的不予司法強拆、涉弱勢群體的不予司法強拆、矛盾特別激化未有妥善處置方案的不予司法強拆以及每次司法強拆“三必調”等原則后,各審判庭法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地將調解、協調工作貫穿于審理執行房屋拆遷案件的全過程,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認真貫徹“三必調”原則即矛盾易激化案件必調、群體性案件必調、有上訪苗頭案件必調,全面通過調解,徹底解決群眾的糾紛。
將群眾觀念與群眾感受作為破除年輕法官“三門”現象,提高“四種”能力的切入點,該院要求全體法官深刻地領會和把握群眾對社會正當利益的需求,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現有法律規定與群眾觀念和群眾感受之間的統一,在辦案中,法官全面排查案件審理、執行中可能產生的矛盾和糾紛,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訴、申辯、困難和不滿,耐心講解法律法規、地方政策的相關規定,盡最大可能做好思想疏導工作。今年以來,該院在城際鐵路建設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工程中,已妥善審理、執結房屋拆遷案件33件,調撤率達到85%。(記者 婁銀生 通訊員 謝 晴 曹宏?。?/SPAN>
200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