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犯罪的特點

近年來農民犯罪日益增多,已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據統計,盱眙法院從2002年以來共判決人犯1206人,其中農民為816人,占已判決總人數的68%。農民犯罪有種種原因,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特點之一:犯罪種類多,涉及面廣。我院統計報表反映的刑法規定的常見刑事犯罪種類、罪名,均可在農民犯罪中找到實際案例。

特點之二:盜竊犯罪比例高,農民盜竊犯罪突出。據我院近三年來的統計報表反映,在所判決的各類刑事案件中,盜竊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0%以上,共判決盜竊犯305人,其中農民犯盜竊罪人數為244人,占判決盜竊人犯總人數的80%

特點之三:糾合作案多、團伙犯罪突出。一方面,經濟不發達地區因宗族勢力、土地、山林糾紛等引發的群眾性械斗事件突出。另一方面,在盜竊、搶劫等刑事案件中,二人以上或偶爾糾合、或形成相對穩定的團伙作案的所占比例高。

特點之四:重新犯罪突出,反偵破能力提高。據我院近三年來的統計報表反映,農民累犯人數達到86人。近年,幾年前犯罪判刑的大多數犯罪分子陸續刑滿釋放,這部分人有的在服刑期間不思悔改,刑釋后瘋狂報復社會,殺人、強奸、盜竊、搶劫,無惡不作。因為這些人曾受到法律的打擊,他們重新犯罪時,手段更加殘忍,行為更加隱秘,計劃更加周密,反偵破能力提高,從而增大了公安機關偵察破案的難度。

特點之五:農民“性犯罪”問題突出。貧乏的農村社會文化生活,充裕的農閑時間,淫穢物品泛濫,為黃賭毒提供了便利條件。據統計,我院從2002年以來,共判決強奸、容留賣淫、介紹賣淫、強制猥褻婦女、兒童等“性”犯罪分子75人,而其中農民就有59人,占判決人犯總人數的80%

特點之六:農民犯罪男性較多,文化水平低。據統計,從我院2002年以來判決的農民罪犯中,男性占整個農民犯罪總數的9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整個農民犯罪人數的90%。農民犯罪呈現低文化、低齡化趨勢,這與經濟不發達教育水平落后密切相關。

特點之七:暴力犯罪突出。農民犯罪往往以暴力犯罪形式出現,他們在實施盜竊、搶劫時,往往是持刀弄棒,明火執仗,或事先是隱蔽作案,一旦發現,就打傷人,殺死人。

特點之八:流動犯罪突出。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勞動力剩余,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所需人員的有益補充。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其中裹夾著的不少違法犯罪分子大肆作案,甲地盜竊、搶劫,乙地銷贓。

二、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矛盾引發的:

1、農村經濟相對落后與物質需求日益提高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落后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原始的耕作方式,致使農村沒有形成適應市場變化具有競爭力的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農村經濟仍處在一個低的發展水平上。大多數農民在擺脫貧困以后,已不滿足于溫飽水平,看到部分農民通過勞動致富及城市人的高額消費,使少數思想意識不好的人產生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強烈愿望,消費欲望的膨脹在不能通過正當途徑滿足之后,便用不法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違法犯罪就成為必然。

2、社會管理任務的加重與社會控制弱化之間的矛盾。農村土地承包在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同時,促進了農村社會關系及社會生活生產等方面的變化,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帶來了新的問題和矛盾,婚姻、家庭、生產、生活等民事糾紛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會管理的任務和難度;而另一方面由于集體經濟的相對削弱降低了基層組織的支配力,導致相當一部分基層組織處于不健全或癱瘓狀態,民調組織工作力度不夠,矛盾化解不及時,造成矛盾升級,民事案件轉化為刑事案件。

3、思想意識的轉變與教育的滯后之間的矛盾。市場經濟給農村社會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同時市場經濟的一些負面作用也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部分農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把物質利益的獲取作為自己的唯一目的;而另一方面,農村的教育機制不健全,一些中小學校被取消,文盲、半文盲不斷增加,教育的嚴重滯后,降低了農民的文化素質,使部分農民的錯誤觀念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4、農村人口增長與農村土地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計劃生育政策在一些鄉村出現“死角”,人口的增長,與有限的土地產生的矛盾,使得勞動力過剩,雖然大部分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但還有一些“懶漢” 終日無所事事,勢必給治安造成消極影響;生活物質在總量一定的情況下,人口的增加導致生活水平下降,為生存、生活,在不能通過正當手段獲得財產時,侵財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就難以避免了。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加強教育,提高農民素質。大力開展各種文化教育,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使廣大農民能夠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加強農村普法教育,使農民知法、懂法,自覺地用法、守法,并充分發揮民調組織、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的作用。

2、加快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要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加大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積極培育經濟增長點,搞好農村可持續發展,把農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發展經濟上來。要充分發揮村組干部、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的聯系紐帶作用,積極引導廣大村民解放思想、踏實勞動、勤奮致富。

3、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把兩委班子真正建設成為有凝聚力、戰斗力能夠帶領全村廣大農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團結奮進的領導集體。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推進村級民主決策,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規范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

4、加大打擊力度,震懾犯罪分子。要充分發揮“嚴打”攻勢,采取集中打擊與專項治理相結合的方法,對農村常見多發性犯罪堅決打擊。通過嚴懲犯罪,震懾犯罪分子,教育廣大農民。同時,提倡見義勇為,鼓勵農民積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5、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抓好農村治安各項措施。要建立廣泛的治安防范機制,全面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治安防控組織,落實民警治安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鄉鎮“矛盾調解處理中心”作用,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盟芽狀態之中。通過在廣大群眾中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廣泛發動群眾,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