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蘇北的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近年案件數量大幅上升。2011年受理11635件,辦結10484件,2012年1月結案又比同期上升56%。全院80多名干警中一線法官52名,人均結案305件,連續5年居全省第二。而這52名法官中,35周歲以下的年輕法官占了75%。鑒于抓緊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該院黨組2011年被省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基層先進黨組織”稱號,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記集體二等功。

  為打探“三門法官”如何撐起了法院大梁,2012年新春伊始,在記者走基層的采訪中,女院長吳躍華告訴記者,對從家門到校門再到院門的“三門法官”,他們確立了“階層式管理、階梯式培養、階段式磨煉”的模式,促進了法院各項工作創新創優與科學發展。宿城區委對這一推進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的“三階段”做法給予充分肯定。書記李建認為:“這對全區機關各部門具有示范與借鑒作用。”

  階層式管理:

  “三門法官”的腳跟穩了

  該院所謂實行“階層式”管理,是借鑒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大學管理經驗,對青年干警實行分層式管理。具體是“1+1+1”管理模式,即由一名黨組成員作為“心理輔導員”,對一新錄公務員的思想觀念與生活狀態管理負責,再由一名老法官對其專業培訓與司法能力指導負責。

  記者聽說過業務輔導員,沒聽說同時為一法官設立心理輔導員的事。“這源于對年輕法官蔡元元的幫助上。”魏雪涵告訴記者,那年蔡元元在一系列的培訓后從事審判工作,剛開始很難理清案件的法律關系而心里著急,感到壓力非常大。經仔細分析他們壓力的來源發現,并非僅僅來自于工作的本身,而壓力很大部分來自于他們自身心理上的畏難情緒,負擔才越來越大。據此,該院與業務輔導員接軌的心理輔導員應運而生。

  該院推行年度輔導員制度,按照每年招入的新公務員作為一個梯隊進行分層管理。包括吳躍華在內的院所有黨組成員全部擔任年度新進公務員的心理輔導員。每一批新公務員到崗后,心理輔導員都要為他們吃住動腦筋、想辦法,像他們的父母一樣。

  “我一個安徽人剛剛畢業就來到宿遷,當時確實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因而在心理上出現了'工作恐懼感'。我的心理輔導員發現后問長問短,并馬上為我安排了食宿,還安排我到法庭去鍛煉。”執行局法官郭睿回顧說:“院輔導員機制讓我感覺自己沒有脫離大學生活一樣,與心理輔導員交談感覺特別輕松,心理有了依靠很踏實,我漸漸適應了緊張繁忙的工作。”

  此外,郭睿同時又在業務輔導員的悉心指導下迅速成長,2010年進入執行法官隊伍后,就執結案件200余件,當年立了個人三等功。談到他們的成長,吳躍華深情地說:“我們都是從年輕人那個階段過來的,他們缺少什么,心理渴望什么,我們都能體會到。這是人之常情、更是一個做領導起碼的責任要求。”

  階梯式培養:

  “三門法官”的身子硬了

  左林林,南京財經大學2007年畢業,進法院的那一年剛剛19歲,書記員手上的工作千頭萬緒,有時候難免會遇到態度不好的當事人。他平時在和同學交流中發現自己工作量是他們的幾倍,工作壓力也特別大,有好幾次都哭著回家要父母幫忙找人調離法院。像左林林這樣,該院還有很多從陜西、山西、山東、河南等外地考進來的應屆畢業生也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從2006年至今的5年時間里,我院新增年輕干警47人,除去軍轉干、其他政法部門調入5名同志外,其余42人全部是全國各地考錄的新公務員。而這42名新公務員中35名都是沒有任何工作經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如何讓這些剛走出校門的孩子迅速適應法院的工作與生活至關重要。”該院政治處主任魏雪涵說。

  該院實施“階梯式”培養,是圍繞“三門法官”成長的三個關鍵節點,進行體系化培訓:一是抓住從法學院學生到法院干警的轉變,對新進法院干警進行崗前教育培訓;二是抓住從法官助理到主審法官的轉變,劃分刑事、民事、商事、執行專業開展為期一年的預備法官培訓;三是抓住初任法官向合格法官的轉變,定期舉辦類型化案件規范審理培訓。

  為發揮資深法官對年輕法官的傳、幫、帶作用,宿城法院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師帶徒”活動,制定了《關于建立業務帶頭人制度的實施辦法》,并為全院每一位干警建立“司法能力檔案”。為了彌補青年法官在實踐上的不足,法院采取“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根據每位青年法官個人特點及自身意愿,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審判崗位,讓實踐經驗豐富的業務輔導員在業務上進行傳、幫、帶,不斷增強實踐經驗。經過一年法庭的鍛煉,青年法官李夫寶被安排到刑事審判庭后進步很快,各類刑事案件辦得干凈利落。采訪中,李夫寶這樣評述他的業務輔導員張前進:“在張庭長的身上,我學到的不僅僅是工作方式,更是作為一名法官對接手案件的工作態度。”

  “給庭長和老法官上課,壓力別提有多大了,我準備了整整半個月,但確實收獲也非常大,在準備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在被提問中加深了對專業的認識與理解。”書記員小丁在與記者談起自己準備公司法這堂課的情景時頗有感觸。記者了解到,該院不僅實行“以老帶新”,還采用讓青年法官“給庭長和老法官上課”的方式,全面培養和提高青年法官的才智。

  該院每周都組織干警進行一次“周考”,如刑庭從2007年開始實行,每周利用半天時間,組織業務學習,學習內容包括法學理論、司法解釋及財會、稅務等相關知識。從庭長到書記員,大家輪流選擇專題進行講解,最后由講解人擔任“主考官”,負責出題考試和閱卷講評,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周考”不僅重視法律基礎知識學習,還特別突出了業務能力的提高。在干警進行專題講解時,必須結合平時疑難復雜案件,授課采取互動的形式,課后及時點評,共同提高。

  “按照法律規定,法官培訓一年以后就可以被正式任命為法官,開始辦理案件,但在我們院里有非常嚴格的一套考評體系,只有各項能力都達到優秀的才可以申報法官。”魏雪涵介紹說,每年在法官培訓結束后,通過對見習法官進行考核,分為業務能力培訓、涉訴矛盾化解演習、調研能力考評、文書撰寫測試等,由院審委會委員擔任主考官進行量化考核,確保初任法官各方面均達到合格法官的基本要求。

  階段式磨煉:

  “三門法官”的觀念變了

  眼下,各地法院“三門法官”大多學歷層次高、法學素養深、創新理念強,但往往社會閱歷淺、生活歷練少、群眾工作能力缺乏。他們的群眾工作能力,影響著司法為民宗旨的實現,關系到適應新形勢的科學發展。

  從揚州考入的青年法官張夏云說,來宿遷工作和生活后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關。張夏云被安排在訴訟服務中心后,天天與當地群眾打交道的時間更多了。工作一段時期后,雖然可以聽懂大部分宿遷話,但一些地道的宿遷土話總是難以琢磨。

  那天,記者在該院訴訟服務大廳見到張夏云時,她正在接待一對農民模樣的老夫妻,還不時地冒出幾句宿遷話。張夏云抽空對記者說,在這里工作逼著你去聽、去學當地話。自己在用當地話與當事人交流時,他們眼里不經意間會流露出親切的神情。

  針對“三門法官”在工作中除了會出現在校所受教育與在院實際操作的錯位問題外,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經驗欠缺的問題。比如很多青年法官還沒結婚成家,卻要經常面對離婚案件;不了解農村生活習慣,卻要經常處理農村鄰里糾紛。對社會生活乃至社情民意缺乏深入了解,也難以贏得群眾和社會的認同。

  該院分“階段式”對青年法官進行磨煉,就是在開展集中培訓的同時,進一步調整培養方式,把新錄用大學生放到立案信訪、基層法庭、審判庭室等不同崗位進行分階段體驗鍛煉。吳躍華認為這樣的好處是“了解群眾司法訴求,學習群眾工作本領,青年法官明顯增加了群眾感情,轉變了辦案觀念。”

  在趙莊村采訪,記者聽到一起贊揚法官能力的案件:單獨居住的78歲趙大爺面對“過年”心里實在是堵得慌。幾個子女都推脫不贍養。法庭工作的周法官當天下午就趕到老人家辦理了立案和減免訴訟費手續,并找到村長了解情況,第二天,周法官召集了老人的三個子女,并找來了他們的舅舅。經親舅舅的一通“說罵”和眾鄰居的“群起攻之”,三個兒女不吱聲了。周法官見機發話,他講親情、講法理、講案例,再讓他們自己回頭看看自己的丑陋行為,只見三被告愧疚地低了頭。結案后,趙大爺舒心地說:“這下一大家子能團圓過年了,還是周法官行啊。”趙莊村村長也直說:“這小伙子不凡、能干。”洋河法庭庭長告訴記者,小伙子叫周磊,今年26歲,2010年當了助理審判員后,2011年就結案556件。

  歷經“窗口”的磨煉,青年法官見識多了,對群眾的觀念也轉變了。青年法官沈金龍基層法庭鍛煉一年后,被安排到民一庭辦案后很快進入了角色,現已成為庭里辦案的“頂梁柱”。對在法庭的這段經歷,沈金龍頗有感觸:“在基層法庭辦案,天天直接面對的是群眾,如沒有群眾能聽得懂的語言、沒有群眾能接受的方法,你一天都呆不下來,不要說每年能裁斷幾百件家長里短的糾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