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法》中的體現
作者:瞿學林 發布時間:2013-08-09 瀏覽次數:905
一、 關于保險的最大誠信原則的立法
誠實信用原則,最早起源于羅馬法,本意是指契約的履行應當誠實守信。經過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的發展,到了瑞士民法,已經將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由債權債務關系擴及到整個民事活動領域。在我國,誠實信用原則是幾乎所有民商事法律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例如《民法通則》第4條、《合同法》第6條。
在我國,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保險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在立法方式上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在1995年6月30日頒布實施的《保險法》中,只是將誠實信用原則與遵守法律和遵循自愿原則規定在同一條文,即第4條之中。為適應保險業蓬勃發展和加入WTO的需要,2002年10月,我國在總結保險市場經驗的基礎上,對《保險法》進行了修改,總則部分的惟一一處改動是增加第5條,明確規定:“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相比較而言,修改后的《保險法》將誠實信用原則特意獨立地規定為一條,其立法意旨就是特別強調保險活動必須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突出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法中的地位。
客觀地說,雖然我國保險立法就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發生了上述立法方式和立法技術的變化,但是,僅僅從《保險法》第5條該條款本身,并不能得出誠實信用原則就是保險理論界和保險實務界論述的“最大誠信原則”的結論,因為《保險法》第5條的規定與《合同法》第6條規定的措辭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如果將其與《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進行比較,差異立刻凸現出來,關于最大誠信原則,對全世界保險業的產生和發展影響深遠的《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17條是這樣規定的:“海上保險是建立在最大誠信基礎上的合同,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誠信,另一方可以宣告合同無效。”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同意保險理論界和保險實務界的觀點,認為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保險活動遵循的是最大誠信原則,而不是《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意義上的誠實信用原則。最大誠信原則是保險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石。
二、最大誠信原則的理論基礎
我們認為,雖然我國保險法并沒有明確指出誠實信用原則就是最大誠信原則,但最大誠信原則仍然是我國《保險法》所確立的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根本原則。
第一,從保險的產生和保險業的發展史考察,眾所周知,保險從其產生時始,就是人類抗御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共同行為,體現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助協作精神。每一個參加者(投保人)都由衷地希望和要求其他當事人真誠參與,只有和衷共濟,眾志成城,才能抗御災害,化險為夷。所以,當事人之間的精誠合作是保險關系成立的前提,如果一方缺乏誠意,或故意促使保險故的發生,或于保險事故發生后拒不履行補償或給付保險金的義務,則無異于詐欺,與保險宗旨背道而馳,若是如此,保險業也就不可能作為一個行業得以生存和發展。
第二,從保險人經營管理的資產考察,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資產,除了極小一部分是由保險公司發起人(股東)籌集作為保險公司最初運營的基本成本、費用和賠償基金外,絕大部分資產是投保人交納保險費的集合。如果一個或者一部分投保人不講最大誠信,表面上侵害的是保險人的利益,但本質上侵害的是不特定絕大多數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利益。如果保險人不講最大誠信,就直接侵害了某一具體投保人的利益。
第三,從合同對價的角度考察,普通民商事合同一般遵循的是等價有償的基本原則,交換“對價”及“對價”的大體相等,是普通民商事合同的基礎。但是在保險合同中,保險合同并不遵循“等價有償”的交易規則,投保人所交納的保險費與保險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之間并非等價,一般差距在百倍、千倍、萬倍,在沒有發生保險事故的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人收取保險費后甚至對被保險人無須承擔任何責任。如果說保險合同也存在“對價”的話,這種對價,第一不是等價的,第二是或然的(有可能發生事故與賠償,也有可能不發生)。因為不是等價的,才有人愿意投保,因為是或然的,保險人才能對發生的保險事故承擔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保險賠償責任。正是因為如此,理論界將保險合同稱為“射幸合同”。保險合同這種不同于普通民商事合同的特點,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最大誠信原則。
第四,從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考察,保險合同并不導致保險標的的交換或者轉移,保險標的仍然屬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所有(或者照管,或者掌控),在投保人投保時,投保人對保險標的的風險狀況最清楚,在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風險狀況的變化也最清楚,同時保險合同的成立并不減少或免除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安全照管義務和責任,即使在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也有責任盡力采取措施,防止和減少損失。這一切責任與義務均須以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最大誠信為基礎和前提。
第五,從保險法的具體規定上看,首先保險法將誠實信用獨立規定,本身體現對誠實信用原則的突出和重視,同時《保險法》第12條保險利益原則、17條投保人如實告知、保險人明確說明規則、36條維護保險標的安全規則、37條危險程度增加的通知規則、42條盡力防止損失擴大規則等等,這些與普通民商事法律不同的保險活動特殊規則,一方面承繼了保險活動國際通行的規則,另一方面體現了上述保險活動固有的運營規律,均是最大誠信原則的具體規定和體現。
二、 最大誠信原則的具體體現
如上所述,保險的最大誠信原則并非僅僅停留在《保險法》總則的一般原則性規定,更為重要的是,它作為《保險法》的一個核心的、特殊的、獨有的規則,貫穿于《保險法》的始終,統帥著保險立法,指導著保險司法,是保險合同當事人和關系人在保險活動中必須遵守的最基本行為準則,適用于保險活動的訂立、履行、解除、理賠、條款解釋、爭議處理等各個環節,對于最大誠信原則,《保險法》不僅有原則性的規定,也有具體的操作性規定,更為重要的是,保險法還非常明確地規定了違反這些具體規則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一)投保人的最大誠信規則
1、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這就是保險利益規則。這個規則實際上是投保人在投保時,法律強制要求投保人向保險人作出的一項默示保證。投保人的這個默示保證是保險合同發生法律效力的前提和基礎。根據《保險法》第12條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學界普遍認為,之所以有這個規則,是為了防止投保人利用保險進行賭博行為,也為了防止因為保險而產生道德風險。
2、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應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這就是如實告知義務規則。根據法律規定,如實告知義務規則又分“主動告知主義”與“被動告知主義”兩種。一般說,在保險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多采用前者;反之,則采用后者。我國立法采用的是混合原則,即,在海上保險領域,采用主動告知主義,而在一般保險領域采用被動告知主義。《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就是被動告知原則,根據《保險法》第17條的規定,在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時,投保人應當依法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因故意或過失的不同,對保險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可以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3、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義務
眾所周知,保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既取決于保險標的的固有風險,也取決于人為風險。防災防損、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對保險人、被保險人和整個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保險事故發生后,對保險人而言,意味著要給付補償金,對被保險人而言,因為有免賠率及間接損失的約定,也未必能得到十足的補償。另外,保險事故發生后還有可能給第三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而實踐證明,風險如若進行有效預防是可以避免或減少的。為加強投保人、被保險人的責任心和防范意識,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保險法》第36條第3款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履行其對保險標的安全應盡的責任的,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二)被保險人的最大誠信規則
雖然被保險人并非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但是,由于被保險人享有財產保險合同的受益權,有權利就有義務,因此,保險法也規定也被保險人在最大誠信原則下的法定義務:
1、 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義務
保險事故的發生,既是個人財產的損失,也是社會財富的浪費。投保人參加保險后,風險轉嫁給保險人,而被保險人往往實際控制著保險標的,對危險的防范更為有效。因此,各國保險法均規定,被保險人有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的義務,我國也不例外。根據《保險法》第36條規定,被保險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生產、操作、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定,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投保人、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履行其對保險標的安全應盡的責任的,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2、危險程度增加的通知義務
也是基于上述理由,《保險法》第37條也規定了被保險人危險程度增加的通知義務,即,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險人未盡上述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3、盡力防止或減少損失的義務
根據《保險法》第42條規定,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負有“盡力”施救義務,以防止損失的擴大和蔓延,但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保險人應當承擔。須注意的是,類似的規定,《合同法》第119條也有,兩相比較,《保險法》第42條更加突出了被保險人必須“盡力”。
(三)保險人的最大誠信規則
1、 保險條款的“說明”與“明確說明”義務
《保險法》第17條第1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第18條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于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保險條款的說明和明確說明義務是由保險合同的性質決定的。保險合同多為格式性合同,其內容由保險人單方擬訂,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基本無參與機會,修改的余地也很小,而且保險條款融專業性、技術性及科學性為一體,因此,法律規定了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同時對免責條款強調要“明確說明”。必須注意,兩種情況下,保險人說明的程度顯然不同。
2、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是保險合同生效后保險人的主要義務。《保險法》第24條規定了保險人對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索賠,應及時核定,屬于保險責任的,在達成賠償或給付協議后10日內履行義務;同時第26條規定,對于不能確定數額的60日內先予支付最低數額最終確定后支付差額。
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行使及其限制
根據《保險法》第16條的規定,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不得隨意解除保險合同,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保險人才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但如果保險人不及時行使解除權,則應視為放棄權利,日后不得再主張此種權利。此即所謂棄權與禁止反言規則。對此,我國臺灣地區“保險法”第64條第3款規定,自保險人知有解除之原因后,經過1個月不行使而消滅,或契約訂立后經過2年,即使有解除之原因,亦不得解除契約。綜觀我國《保險法》,對保險人的棄權與禁止反言的規定很少,僅第54條規定,且內容過窄,僅適用于年齡不實,期限為2年。
實踐中有一種傾向,言及最大誠信原則,僅及于投保人和被保險人,而對保險人約束甚少,這種認識應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