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桑麻謀發展
作者:耿輝 發布時間:2013-08-08 瀏覽次數:2092
8月3日 星期六 陣雨
烈日無情地炙烤著大地,近期看到電視上的高溫地圖真的是“祖國山河一片紅”了,高溫、干旱,又有半個月沒有到我掛鉤的鄉鎮了,我要帶領院里的干警到村里去看看,尤其要讓年輕干警了解一下農村、了解農民的生存狀態,建立與人民群眾的感情,關心群眾疾苦,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查找自身不足。上車不一會兒,雨點就爭搶地從天上飛落,輕聲叩打在車窗上。一場及時雨,在酷暑中送來了涼意。車子在路上急速行駛,雨漸漸停了,雨水洗滌后的天空異樣的藍,金色的陽光穿過薄薄的云層灑向大地,路旁白色、玫紅色、紫色的紫薇花擠滿枝頭,噙著雨水綻放微笑。輕撫在臉上的空氣夾雜著花的清香,沁人花香將我的思緒引到了成子湖邊的龍集鎮,荷花池散落在這個小鎮各處。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荷花淡雅的香味彌漫著小鎮,花香惹人醉。此時,荷花應該在結伴謝幕。今天,我和院里60余位干警就要前往這個小鎮,落實縣里的扶貧工作。還記得,前不久到這個小鎮進行調研工作,走訪了解低收入農戶。聽鎮領導說,該鎮農民收入穩步提高,民生事業快速發展,招商引資成效明顯,集中居住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我心中暗自為龍集鎮廣大村民高興。不知鄉親們現在可好,低收入農戶日子過得怎么樣?
司機的一聲“到了”,剪斷了我思緒的線。龍集鎮黨委書記石俊杰把我們帶到了田集村的一間辦公室,我們開了座談會,鎮里、村里的干部和低收入貧困戶的代表陸續圍坐在長條椅上,石俊杰書記簡要地介紹了全鎮低收入農戶的數量,貧困發生的原因等,田集村干部田兆青自豪地介紹了鎮上引進了打火機來料加工的項目。我細問了來料加工一個打火機能掙多少錢,他告訴我說,1毛5分到1毛6分左右。細算下來,如果一天要賺20元要加工130多了,不知道130多個他們要做多久。田兆青憂心忡忡地說,最近村里的癌癥患者不斷增加,因病致貧的家庭也能越來越多。
低收入農戶代表在座談會上,暢所欲言,掏心窩子地跟我們拉家常,談他們身體和家庭狀況,家庭成員。當聽到有些低收入農戶的老人,患了坐骨神經、氣喘、風濕性關節炎、胃癌等各種病痛時,心里的沉重感不斷加重,老人操勞了一輩子,到了晚年還要忍受疾病之苦。我追問:“他們生病買藥、治療的費用是否能報銷?”他們喜憂參半地告訴我:“政策是可以報,但是報銷的手續太麻煩了,也不知道哪些藥可以報,哪些不可以報,票據哪些有用,最后折騰下來,就過了報銷時間,報不了了。”我回頭看看鎮里的干部,他們解釋,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因為對公費醫療的宣傳不到位所致,以后他們會加強此方面的宣傳。其實,中央很多政策從老百姓的實際利益出發,以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為目的,但是在具體落實上,會有些偏差。“你們付不起醫藥費你們的子女會幫忙么?”我接著問。有位老人無奈地搖頭訴說:“他都要我養,哪會輪到他們給我買藥呀!”“怎么回事?”我不解地問。老人長嘆一口氣道:“他是個聾啞人,好吃懶做,老婆跑了,兒子也不管。”一陣一陣悲涼感從心底涌起,一個家支離破碎了,全部的負擔都壓在一位年過七旬的患病老人身上。“那你們家的收入從哪里來?”我接著問。他說:“就是種地,家里有幾畝地,口糧自己種一些,一些流轉出去了,就是包給老板們了,但不知道包出去的土地還能不能要回來。”聽到了這話,我知道他們不了解土地流轉的政策。“你們不用擔心,土地流轉簡單地說就是:你們把土地租給了那些種植大戶種,他們規模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土地的權利還是歸你們的,你們呀,就是按時收租金,就相當于舊社會的地主、地主婆”我解釋到。“哦,哈哈哈!”在場的人都樂笑了。
針對農戶們不知道如何致富的情況,我簡要地介紹了我們縣里的勞動力培訓、發放扶貧小額貸款、推薦就業等惠民政策。有經商想法的農民可以通過貸款開店、搞養殖等提高收入,有一技之長的可以通過免費專業培訓提升技能,為進入企業工作做準備。村干部可以切實了解農民的想法和意向,記錄下來,根據實際情況,鼓勵支持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但聽到一些有勞動力的人卻不愿意參加培訓,不愿意工作。我對在場的人強調:“人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徹底擺脫貧困,外在的幫助只是暫時的,而自己的勞動才能為自己創造長久的美好生活,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村干部應該在脫貧致富上起帶頭示范作用。”
座談會結束之際,老人們激動地說:“其實我們也不是來向你們要什么的,你們干部愿意聽我們說說話,嘮叨家常,我們就打心眼里高興,我們的聲音你們能聽見,我們就開心。”不禁感慨,和群眾拉近關系,取得群眾的信任很容易,多和他們面對面,心貼心地交談,了解他們的困難,解決他們的切實需要,足以。
一場酸甜苦辣味雜陳的座談會,在和所有人一一握手后結束。走出村里的辦公室,夕陽已經懸掛在西邊,威力絲毫未減,幾只麻雀從低空劃過,樹葉無精打采地掛在樹枝上打盹,微風吹過也打不起精神。在鎮、村干部的帶領下,我和邢光武主任穿梭在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上,來到了一位低收入的農戶陳老漢家中。
走進小院,一個刻滿黑眼圈小眼睛,光著膀子、卷著高低不一樣的褲腳,指尖夾著一截煙頭的年輕人走出來。我告知來意,他不好意思地帶我們到了一間低矮破舊的小屋旁,指著一位老人說:“他就是陳某某。”這位老人只穿著一條藍色四角短褲,呆坐在小屋落下的矮影中,他眼神黯淡無光地看著我們,眼珠渾濁,眼角留著淡黃色的液體。嘴唇發著紫黑色,一言不發,雙腳停在一雙破舊的拖鞋上,兩只胳膊的肘關節斜立在膝關節上,一根泛黃的竹煙筒無聲地靠在他的手腕上。我觀察了小茅房,由空心磚壘成,兩米寬、三米長左右。屋頂上蓋著塑料膜,里面只有一張床,由磚砌成,上面放了幾塊木板,木板上鋪著草席,床上、地上散落一些破舊臟亂的衣服、被單。我問了問年輕人:“這位老人是你什么人?”他說:“我父親。”我問:“你住哪里?”他指了指一座三間瓦房。水泥房外掛著空調外機,大廳里面亂糟糟的堆著一些雜物,停了一輛摩托車。“這屋里誰住?”我問。他說:“我和老婆、孩子,還有丈母娘。”“門廳和西面一間空著堆放雜物,為什么不讓你父親住進來?”我質問。他心虛地回答:“他不會干活了。”“他不會干活你就嫌棄他了,讓他住小茅房,你想過沒有,在這么熱的天氣里住在小茅房里有多熱么?你自己住進去試試。你父親辛苦將你養大,你就這樣報答他老人家?你現在這樣做,以后你的子女就會跟著你學,以后住進小茅房的就是你。”我幾乎憤怒了。年輕人應聲答到:“是,是。”“你這樣嫌棄你的父親,不贍養你的父親,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可以判刑的。”我嚴肅地告知他。村干部說:“這是縣法院的院長,管法律的。”瞬時,他的臉色變白,眼神慌亂地看著我們。我強調說:“我們過些日子會回來看你父親是否住進你的房子里。”他忙點頭道:“會搬的,會搬的。”
當了解到,類似的事情在村里并不鮮見,無奈心痛在心頭互相絞著。“你們可以進行中國傳統的孝道教育,宣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宣講先進事例,鼓勵他們向先進人物學習。如果有人需要法律幫助,司法所會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對不贍養老人典型,我們法院要到村里開庭,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加強對農民的法制教育,發揮法律的引導和規制作用,讓這種不孝的人在村里太不起頭來。”村干部贊同說,“對這樣的人就是要治治。”我在想,現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而農村養老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并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
在村子里的一處空地上,鄉親們圍攏了過來,我和鄉親們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我對龍集鎮的干部和鄉親們表示,省、市、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比較困難的民眾,在今年中秋節前后,縣法院、國土局、東吳村鎮銀行、郵政局等單位將會籌集第二批扶貧資金和物資,幫助生活比較困難的民眾,我告訴辦公室主任回去再組織一次干警向低收入農戶捐些衣物。時間不留痕跡地悄悄溜走了,周圍的光線逐漸變弱,我們和龍集鎮的朋友們告別,回到了停車處,準備驅車回縣里。雖然這次對龍集鎮的幫助有限,但相信當力量的小溪匯集到一起就能形成一片汪澤,但是,龍集鎮發展的真正動力還是需要鄉親們自力更生,勤勞肯干。
微風徐徐,晚霞映紅了天空,白色的云被染成了紅色,一塊一塊鱗次櫛比地排列在天空西邊的一角。“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明天又是大晴天。愿龍集鎮和龍集鎮的鄉親們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