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單位證人主體資格的思考
作者:宋軍明 發布時間:2013-08-01 瀏覽次數:1589
一、我國目前關于證人的規定及相關實踐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2條關于證人證言的規定寫到:"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根據該條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的證人有兩種:自然人和單位。
支撐我國單位證人的規定的一個理由是,在司法實踐中常見一些單位應當事人或法院的申請而出具證明。例如,外匯管理機關提供的有關外匯匯率浮動的證明,工商機關出具的有關企業已經歇業、撤銷的證明,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當事人資金流動情況的證明,以及所在單位證明所屬職員的基本情況等。筆者認為這個理由不具有說服力,對此將在后文論述。
自然人證人是世界各國的通例,也是常態,對此筆者不存有疑議。但是關于我國單位證人的規定,筆者持懷疑態度。比較了外國關于民事訴訟證人的相關法律,不難發現,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規定了單位這種證人。
二、證人應然的性質和作用
世界其他國家認為,證人必須是能夠獨立借助其感覺器官對案件事實進行感知的自然人。單位,無論是法人還是非法人機構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它也必然是借助特定的自然人的生理本能對案件事實進行感知從而得出有關事實的印象和感受,因此,單位具有證人的適格性是不科學的,不符合證人的本質要求。
在英美法系國家有關證據的法律規定中證人被認為"是經過宣誓對案件有關事實作證的人",證人的含義比較寬泛,包括專家證人和非專家證人,證人不僅可以是當事人以外的第三者還可以是訴訟當事人本身。在大陸法系國家當事人一般是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并且將證人局限于感知案情的人從而把鑒定人排除在外。在我國,證人是指"應當事人的調查和人民法院詢問或傳喚到庭作證的人","了解案件的有關情況并向法院或者當事人提供證詞的人"等幾種觀點,但從這些定義可以總結出證人一般具有以下外部特點:第一,證人是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第二,證人了解案件事實。這是證人重要的適格要件。它說明"證人的資格既不取決于辦案人員的指定,又不取決于當事人的選擇,也不能跟隨證人的意愿";第三,證人是向公安司法機關陳述的人。
另外筆者認為,當事人還具有一定的內部特征:首先,證人要有正確表達自己意志的能力。我國民事訴訟法也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這要求證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能夠對案件事實有一定的認知并以普通人的標準表述出來。其次,證人對作證的法律后果有所認識并有能力承擔與作證相應的法律責任。
考察了證人應然的內部和外部特征后不難發現,證人具有自然人的本性,這些都是單位所不具有的。
三、關于單位證人資格的討論
單位能否成為證人這個問題在我國雖然討論不多,但大體上還是形成了三種態度:肯定、否定和沉默。(1)肯定說。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我國新民事訴訟法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證人是"彌補了"一個"缺陷"。在唐德華先生主編的《新民事訴訟法條文釋義》里列舉了一些審判實踐中表明尤其是經濟糾紛案件的審理大量案件事實是依靠有關單位證明的。至于這種學說的理論基礎卻比較少見。(2)否定說。這種觀點以王錫三先生為代表:"證人能力屬身份權的一種,機關、單位不能享有,不能當證人"。田平安教授也支持否定說,并在《民事證據初論》一書中進一步補充了理論依據。他認為,其一證人要通過五官親身感知案件,才能儲存案件信息,才能向公安司法人員復述這些信息,而單位沒有這樣的感知力;其二是證人必須能言說,否則無法按照法律規定接受有關人員的詢問;其三是我國其他兩大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沒有規定單位可以作證;四是世界各國都沒有這樣的規定。(3)沉默。司法部統編教材《民事訴訟法》等權威部門的教程對此問題都不作詳細說明。
筆者贊成否定說,并將從證人的特征和作用等方面論證來支持這種觀點。首先,從外部特征上證人必須是了解案件事實的人。根據我國傳統和法律體系來說,我國證人是排除了專家鑒定人在內的通過感官對案件有所感知的人。單位沒有這樣的自然人能力就不能感知案件事實從而不適宜作為證人。其次,證人另一個外部特征是"對公安司法機關陳述",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有關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55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單位不同于自然人,它沒有語言表達的能力,自然無法完成陳述和接受質詢的任務。再次,證人的內部特征和我國民事訴訟法都要求只有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人才能作為證人。各國和我國的民事訴訟法都規定,證人需要能夠正確表達意志。單位作證的情形下,單位是否有意志?單位的意志能否正確表達?單位意志由誰來表達才能保證是單位的正確意志?還是該款只是對自然人證人的補充規定?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探討的。又次,"單位"這個詞并非嚴格的法律概念,法律也沒有統一的解釋,因此其內涵和外延都沒有確切的范圍,不明確性過強。最后,我國三大訴訟法中的《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沒有規定單位可以作為證人,且通過考察世界其他國家的民事訴訟法,都沒有關于單位作為證人的規定。由于各國的法律傳統和當下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各方面的差異,在關于證人的理解和規定不盡相同是可以理解的,筆者不反對我國在證人的規定上形成我國自己的特色,也不贊同一定要跟隨某國的設置而我國自身的情況,但是對單位作為證人的資格,筆者是持懷疑態度的。
就"肯定說"的理由來說,似乎是實踐中存在"單位證人"的情況,但實際上單位出具的"證明""情況說明"等文書是作為書證而不是證人證言來使用。《證據規定》第55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單位作證的情形,誰出庭接受質詢才能真正表達單位的意志?單位是否有意志呢?實踐中單位負責人或單位委派個人參加法庭調查,可見至少可以認為單位不足以脫離自然人承擔證人的任務,作證需要借助自然人的感知、言說等屬性才能完成。這樣自然人和單位的意志容易發生混同,混淆了單位與其成員的人格。在作證責任的問題上,有可能發生單位成員實施了違法作證行為而由單位來承擔其而產生的法律責任,這是與自己責任原則相違背的,從而也表明單位證人規定的不合理。還有一點就是無法保證單位證人代表人表達的意思就是單位證人的意思。
再者就是品格證據的問題。在實踐中,時常出現單位因與特定主體或法律情勢之間存在某種關系的情況,這時人民法院或者當事人可能會要求該單位對案件的相關情況做出證明。例如司法實踐中,單位證人常作出"關于某同志的現實生活表現""某同志工作表現的證明"等一類的證明。這類書面材料不能直接證明案件事實,只能間接證明案件當事人的品格、工作態度、個人作風、生活表現等情況。有些學者認為,這種單位證明屬于書證。這種觀點否定單位證明是證人證言而間接否定了單位的證人資格。在我國,凡以文字、符號、圖表等表達一定思想或者行為,其內容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皆稱為書證。大陸法系國家用"文書"和"書證"兩個概念來表達書證。書證對待證案件事實所具有的證明價值是為書證的證明力,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書證的形式證明力,即推定文書所記載的內容與舉證人所主張的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第二層次是實質證明力,是指以文書所記載的內容作為證據的價值,即在法官對待證事項的真實性獲得心證的過程中所具有的效果。 具有形式證明力的文書才可能對法官認定案件事實發揮實質性的影響,但對于書證實質證明的判斷完全取決于法官的自由心證,沒有任何推定和其他判斷規則的限制。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單位出具的證明不宜歸入書證范圍內的,其性質和作用等方面都與書證有著一定的差異。筆者認為,單位作出的有關某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證明材料可以被列入品格證據的范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類"證明"不屬于證人證言,不能成為證據。在英美法上,除了某些例外外,民事訴訟有關某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證據,不能用來證明該人在某特定場合的行為與其品格或品格特征相一致,因為它對于證明歸責行為不具有關聯性。不具備關聯性導致"證明"不具備證據能力,所以也就不能夠成為證據,不能作為法官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不能因為單位出具了此類"證明"就是以證人的身份提供了證言。那么,也就不能說單位實踐中這種的情形里充當了證人的角色。
那么針對實踐中單位對事實情況作出的證明,筆者認為也不宜作為單位證言來對待。單位作為個人的聚合體,本身沒有感知能力,某事實的證明與其說是它作出的不如說是單位中感知案件事實的個人作出的,歸根到底是自然人證人證言。
筆者認為,我國民事訴訟審判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時的重要原則,導致法院在司法實踐中過于強調客觀真實的追求而淡化法律事實,證人證言往往維系這客觀事實。實踐中當事人經常提交單位證明、法院也常常采納單位證明所述內容,傾向于使這種具有公共性的單位證明的效力高于自然人證言,更有甚者把它的證明力提高到與公文書相當,這是過分因為依賴單位的公共性質而產生的后果,也是不科學和不合理的。
四、結論
鑒于以上分析,實踐中的"單位證人"一說缺乏具有說服力的理論依據,筆者對單位證人的問題贊同"否定說"。取消單位的證人資格符合世界法律發展的趨勢,也使得我國的證人制度更有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