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一過,節前洶涌的返鄉潮又變成洶涌的返城潮。大批的農民工又懷著對新的一年的希望開始一波又一波涌向城市,成為他們棲身和拼搏的那個城市的“城客”。在這個時候來讀葉一劍的《鄉愁里的中國》,不免另有一番感慨。

 

以前說到“鄉愁”,最典型的莫過于臺灣詩人余光中那首《鄉愁》詩中所表達的遠離祖國家鄉的游子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對海峽對岸祖國的思念之情;而現今的中國,“鄉愁”成為一種很普遍的情感,彌漫在千萬人的心頭。具體來看《鄉愁里的中國》,用作者的話說,“這是一本寫給所有身在城市卻依然充滿鄉愁的‘城客’們的書,不過,這里關注城市的角度、層面,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家長里短,也不是專業的城市規劃和系統的城市治理理論層面,而是從將城市作為當下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和制度性議題之一的角度出發,對城市本身和城市中國的關注”。正因為如此,《鄉愁里的中國》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思考,從“鄉土中國”、“城市中國”、“城市化中國”、“域外中國”四個層面,來發現和講述一個政經記者眼中的“真實中國”。它試圖通過對一個個真實中國切片的近距離觀察,在完成對基層中國故事化記錄的同時,尋找到那些鮮活的、原生態的制度變遷的印跡,以此來豐富對于宏觀層面的國家轉型命題的探討。

 

其實對于轉型期的中國百姓來說,不管是在鄉村還是城市,也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想象和向往,卻也常常會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感到無奈、悲傷甚至失望。這種向往是對未知的向往,而在很多時候,迎接我們的都是夢幻般的未知,這種未知世界的不確定性才是令人產生迷惘和悲傷的原因。有人或許會想這種情況是不是只出現在離開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身上?抑或出現在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身上?他們的既定目標(或是金錢,或是自以為可以得到的地位和合適的工作)沒有得到實現,于是就有失落、就有懷才不遇的憤懣?于是,就有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流浪”,就有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的“跳槽”?事實上,即使是在一個我們已經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已經生活穩定、事業有成;即使我們已經走向了一個外表更加光鮮的城市,在所有旁觀者看來,那是距離理想更近的地方,我們不免也會產生某種失落而滿懷惆悵。

 

究其原因,是我們的心沒有找到一個歸宿。很多時候,我們的心就像在黑暗的海上漂浮,沒有看到照亮我們前進的燈塔,沒有找到回家的路。在當下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們很多時候就像一個一路狂奔的孩子,只管朝著自己瞄準的目標前進,而忘了身邊的風景,還一不小心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于是,我們失落、迷茫,不知道應該去向何方。

 

“我的心已經出外旅行,我的身體卻還在城市里還房貸”。這已經成為彌漫在許多異鄉客心中的普遍情緒,直到目前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你已經行走在城市,卻依然充滿鄉愁”,這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城市里的“懷鄉病”而存在,也勢必會成為一種流行的城市批判乃至中國的現實和未來。“鄉愁”本來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同時又是可以觸摸的,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看,在這個多有迷失的“城市時代”。對這種鄉愁的關注,不但包含了解決“城市病”的良治思維,而且也包含了治療城市病中普遍存在的心靈創傷的新思維。就像城市和鄉村不是割裂的、也不應該割裂一樣,鄉愁和城市也不是割裂的、也不應該割裂。在我們的城市規劃和治理中,多少保存一些對鄉村文明和鄉愁思緒的敬畏,或許能夠給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安慰。

 

保存一點“鄉愁”,是不是更接近我們心靈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