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家里都要開個家庭會,我們這些做子女的,要在爸爸媽媽面前匯報一下自己上一年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卻除了哪些壞習慣,包括是否養成了飯前洗手,不說臟話,見到長輩是否先問候等等。但得坦言承認,我們的成長卻始終未能離開好習慣與壞習慣的相互作用。

 

讀了余定宇先生所著的《尋找法律的印跡》(法律出版社)一書,豁然發現法律的成長一如我們自己的成長,竟也是穿行于好習慣與壞習慣之間,頗有艱難。正如作者在書的導言中所提示的:“一部漫長的世界法律史,其實,便是一部‘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漫長戰爭史,也是一部‘天理人權’與‘統治階級意志’的激烈抗爭史。”

 

法律原初便是為了維護“好習慣”帶來的和諧,這一點東西方并無什么差別。東方只不過是從性善論出發,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要守住此“善”,當然得以“禮”而“法”之;西方則不然,認為人天生就帶有惡,這從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禁果就被注定了,因此基督教讓人不斷反省并懺悔自己的惡,以便死后靈魂可以被天使引入天堂。

 

性惡論引導西方人總是把目光落在人的壞習慣上,于是人們得通過契約的方式來建立各種規則,共同遵守,并憑借嚴厲的懲罰手段把這些規則“逼迫”成人們的習慣。比如書中所講述的北美印第安人,他們在雪地上看到一只帶箭的鹿,會一直守候到獵人的返回,然后平等地分享自己應得的一份。不要以為這些印第安人天生就懂得尊重別人的權利,實際上如果他“偷竊”了別人的成果,便會被部落交出去,任由對方處置。這樣的好習慣,豈不是被“法”出來的嗎?

 

但是,培養好習慣的法律也不是輕而易舉被制定出來的。誕生英國《大憲章》的那卷羊皮紙,如果沒有溫莎堡前密林中幾千把軍刀的冷冷寒光,約翰王如何會那么情愿在若干限制王權的“不得……”面前,對“假如國王違背諾言,貴族則有權拿起武器驅除暴君……全國人民都應站在起義者這一邊”這樣的條款點頭稱是?

 

許多時候,好習慣還來自于人對自己權利的執著與倔強。書中講述的波茨坦郊外老磨坊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經典的事例。對于剛取得驕人戰績,不可一世的威廉一世來說,站在自己的行宮頂樓想欣賞一下自己“王土”上的美景卻被一座破舊的老磨坊攔了視線,這是多么敗興而又無法忍受的事情,但他的一聲“拆掉它”的命令卻碰到了“執行難”,甚至花錢買下來的讓步都沒能讓那個倔老頭磨坊主“識趣”,暴怒的威廉一世雖然用武力拆掉了老磨坊,但法律卻最終戰勝了強權,普魯士最高法院的法官們破天荒地判決國王敗訴,而國王也遵照判決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磨坊,倔老頭也一分不少地拿到了賠款。當王權“老子天下第一”的壞習慣敗在了法律的旗下,“法律權威高于一切”的好習慣還有什么理由不被養成?

 

從歷史上看,性善論并不必然帶來好習慣,中國士大夫之所以竭力推崇仁、義、理、智、信,難道不正說明日常人們的行為中正缺少這些東西?而在封建專制的壓制和扭曲中,我們所見多有強權對弱勢的不仁,阿諛對忠誠的不義,暴力對思想的無理,蠻橫對問題的不智,奸詐對善良的無信。由于始終缺少一個建立在人權平等基礎上的度量,所以中國封建法律相當程度上只是不斷用刑律去證明了善的悲慘性,很難讓人看到法律的正義。

 

在《尋找法律的印跡》這本書中,從《漢謨拉比法典》、《摩西十誡》,到《大憲章》、《五月花公約》、《獨立宣言》等,無一不讓閱讀者真切感受到好習慣背后那種對公平正義執著堅定的追求欲念和那種對自由文明生活的強烈渴盼,所有的一切都散發著法治不可阻擋的誘惑力,促使閱讀者不斷抽身回到現實中來,思考著我們邁向法治的腳步左右,還有多少壞習慣等待著我們去克服和改造,而當我們的內心逐漸清晰起來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是否已有了“為了正義,哪怕它天崩地裂”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