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手中有越來越多的閑散資金,而與此同時銀行貸款規模不斷收縮導致民間借貸規模越來越壯大,結合我院在審查逮捕工作中遇到的民間借貸引發的犯罪情況可以看出民間借貸形式的貨幣再交換容易成為滋生各類違法犯罪的土壤,若不加以規范將會對金融秩序、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構成重大威脅,甚至帶來毀滅性的后果。

 

一、民間借貸引發犯罪的基本情況

 

結合我院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審查逮捕情況將民間借貸引發犯罪情況分析如下:

 

由此表可看出:與2012年民間借貸引發犯罪情況相比較民間借貸引發故意傷害罪占故意傷害罪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民間借貸引發非法拘禁罪整體上呈下降趨勢,與2012年民間借貸引發犯罪情況相比較,2013年上半年明顯增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和尋釁滋事罪四種類型的犯罪,2013年上半年并無民間借貸引發的詐騙罪等。

 

二、民間借貸引發犯罪的特點

 

(一)是侵害的犯罪客體廣,犯罪類型相對分散。民間借貸引發的犯罪涉及范圍廣、類型分布不均勻且涉及罪名多,主要包括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類犯罪、侵犯財產類犯罪以及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類犯罪的10余個罪名,社會危害性較大。

 

(二)是危害行為形式多樣化。民間借貸所引發的犯罪危害行為包括各類型的欺騙和脅迫等暴力行為,主要有因發放高利貸無法收回而采取的非法拘禁他人、隨意毆打人他人的危害行為,以及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和故意傷害等行為。

 

(三)是犯罪主體多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較多。2012年上半年受理一起因民間借貸引發非法拘禁罪中有8名犯罪嫌疑人,同期受理的因借貸引發過失致人死亡罪中有10余人參加,但除一名犯罪嫌疑人外其余人員均在逃或身份不明。

 

(四)是涉及被害人范圍廣,涉案金額巨大,群眾情緒易于波動。2012年上半年共受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77人,其中涉及到章丘市明水街道辦,高官寨等四個鄉鎮,財產損失兩千余萬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五)是民間借貸引發犯罪的隱蔽性較強。犯罪雙方當事人之間多為親戚、朋友等熟悉關系,相互間的借貸為公民之間的私下行為缺少對民間借貸資金運轉等情況的后續跟蹤機制,導致相關部門不能及時監督和規范民間借貸行為。

 

三、民間借貸引發犯罪的原因

 

(一)是監管機制不健全。民間借貸多為公民間的私下行為,缺乏相關部門的監督和規范,因此打擊民間借貸所引發的犯罪具有滯后性。自20103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市經營服裝店和酒店,期間王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和承兌匯票為由許諾高息,采取口口相傳的方式公開向他人大量借款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支付借款利息和個人揮霍,初步統計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有近900萬元未追回。

 

(二)是犯罪分子利用高息引誘,易于收集民間閑散資金。犯罪分子利用普通老百姓想發財的心理大肆渲染民間借貸可以“錢生錢、利滾利”、“高額回報”誘使群眾掉進他們的陷阱中。2012年受理的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均是以月息1分、5分、8分、1角、1.5角不等的高息利誘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其中五名犯罪嫌疑人在較短時間內收斂上千萬元公眾存款。

 

(三)民公眾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民間借貸雙方當事人之間多為熟悉關系,甚至有些犯罪嫌疑人為當地的“名人”、“能力人”,這些身份關系較容易取得群眾信任,加之法律和科普教育宣傳力度不夠,部分群眾不知道參與非法集資的資金和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直到犯罪分子攜款逃跑才恍然大悟。

 

(四)是公眾法律觀念落后。人們法律意識仍相對淡薄,尤其是在保護個人合法權益方面較盲目易沖動且處理方式較偏激,有人認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訴訟程序繁瑣、效果不明顯,最后導致在“維護”合法權益時自己反倒成了犯罪嫌疑人,如犯罪嫌疑人于某在聯系不到債務的孫某后便向擔保人孫某索要欠款,未果便將孫某非法拘禁而獲刑。

 

四、預防民間借貸引發犯罪的對策

 

(一)是充分行使檢察職能,嚴厲打擊利用民間借貸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方向,配合公安機關鞏固相關證據材料加大力度打擊在非法集資陰影下運作的高利貸行為,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區別對待不同犯罪,在我院受理的民間借貸引發的各類違法犯罪案件中,在審查逮捕階段通過訊問犯罪嫌疑人、審查證據材料,對因索要高利貸、賭資或擔保公司索債而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堅決予以打擊;對因索要合法債務而違法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在保證訴訟、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條件下采取取保候審,在遏制高利貸等犯罪分子囂張氣焰的同時積極挽救法律維權意識淡薄的失足人員。

 

(二)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民風險防范意識、維權意識。在電視、網絡等媒體上積極進行法制宣傳,使群眾意識到民間借貸的利率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得不到法律保護,從而使群眾消除投機僥幸心理。普及合法權的相關訴令程序使群眾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選擇合法、正規渠道來維權、制作、分發法制宣傳冊選取貼近百姓生活的一些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詐騙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照片和插圖、深刻揭露該類經濟犯罪的類型、特點、手段和社會危害性,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以引導廣大群眾遵紀守法、理性理財、合法維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