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能hold出“和諧”嗎?
作者:李曉梅 發布時間:2012-02-09 瀏覽次數:1037
近日,北京市家庭和諧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家有藏書量300冊以上”“、經常有旅游、聚餐、購物”等標準,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新浪微博上投票吸引了過萬網友參與,截止7號6時,對標準表示“不認同”的網友多達11178人(81%),僅有1221位(9%)網友對標準表示“認同”。(2月7日《大洋網》即2月3日《新京報》)。
筆者認為之所以引起爭論,乃是由于物化了的“和諧”標準與人們心中的和諧標準存在一定的差距。家有藏書、時常休閑、消費這些外在形式,更符合物質“小康”的標準,是一種經濟寬裕的體現,而“和諧”的要求要遠遠高于“小康”,關注的更多的是人們內心的感受,或者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強調主觀感受的“狀態”,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和諧”與“小康”是靈與肉的關系,用物質的、刻板的標準來定義感性的“和諧”,好比讓按照五線譜來評論百靈鳥的天籟之音,看上去科學,出發點也很真誠,但恐怕只能是同時糟蹋了兩樣好東西。
和諧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和諧的氛圍并非完全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托爾斯泰筆下,安娜卡列尼娜貴為省長夫人,錦衣玉食,出沒于貴族的沙龍舞會,“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是她幸福嗎?她的家庭和諧嗎?《雷雨》中周樸園的一家,物質上應有盡有,但夫妻反目成仇,妻兒兄妹通奸亂倫,在四風眼中,“這屋子里常聽見嘆息的聲音,有時哭,有時笑,聽說這屋子死過人,屈死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種物質上的確富足,可哪里有“和諧”的一絲氣息呢?
和諧是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和諧家庭的核心是親情和愛心。確實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但這句話的本意是:幸福的“感覺”家家相似,引起家庭不幸的原因各有不同,而不是說幸福的家庭都有著統一的標準——即使有,也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層面。比如莫泊桑小說《禮物》中,長發的妻子賣掉頭發給丈夫買表鏈,丈夫則把懷表賣掉給妻子買梳子。盡管他們很貧窮,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是一個和諧的家庭;筆者的一位農村親戚,三十年前家徒四壁,只有5個子女,但孩子們熱愛學習,相互之間關心友愛,后來全都考上了大學,其中3人成為公務員,2人成為金融領域的成功人士。我印象最深的是夜晚兄弟倆看書時,哥哥把油燈推近弟弟那個瞬間,那點火光雖然只有黃豆般大小,但溫暖了整個房間,也給我留下了永恒的記憶。難道這個沒有電視、沒有風扇、沒有大衣柜的家庭不和諧的嗎?
物化的和諧家庭評價指標并非是偶然的社會現象。當前,用機械的標準衡量成敗得失,是“數字政績觀”的突出表現形式,只不過表現在“和諧家庭”評比中更讓人感到突兀而已。比如GDP的增幅、招商引資的數量、城市綠地面積、新開工工程數字等等,都成為衡量領導干部政績的標準。而這繁華的數字背后是否真的意味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是否真能滿足群眾需求?這些本質的要求反而被忽略了,就像評選和諧家庭,藏書和消費成了裝幀,至于書的內容倒沒人在意了。
管窺見豹,一葉知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無數的和諧家庭才能構成和諧的社會。諸多網友對和諧家庭評價指標提出質疑,也說明了人民群眾不僅僅滿足于物質生活的“小康”,還對如何營造“和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康家庭也好,小康社會也好,都是我們努力的一個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和諧家庭,乃至和諧的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和諧家庭評價指標的質疑現象,證明了我們在文化、道德、法治、民主等軟指標建設上任重道遠,而這些正是人民群眾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我們提出的新期待、新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