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勺子喲竹拐子

 

黑鏊子上唱曲子

 

唱著婆婆的金衣裳

 

唱著寶寶的好時光……

 

每當我想起奶奶唱的煎餅謠,就想起了家鄉的煎餅。

 

我的家鄉蘇北沭陽縣農村盛產煎餅,村里的大娘大嫂都有攤煎餅的好手藝。攤煎餅的第一道工序是推磨。放在磨架上的石磨由兩片圓餅狀的石盤摞在一起而成,石盤上刻滿了眾多的條紋。聽我奶奶說,我家的石磨是我爺爺用鐵釬一釬釬鑿出來的。半個多世紀的年輪,槽溝不知磨淺了幾許,鑿深了幾多。在艱苦年代里,從那里流出了養家糊口的五谷雜糧,也記下了一串令人難忘的辛酸。

 

在我的記憶里,每當家里要攤煎餅,奶奶、大娘和大姑會會早早起床,趁著清晨的涼爽,把頭天晚上浸泡在盆里的高梁、玉米或小麥、雜糧等端到磨屋里,放在磨盤上。然后,由大娘和大姑推著第一片磨盤轉圈子,奶奶不時用木勺往磨眼里添糧食。石磨像古老的唱盤,唱著一支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歌。磨聲隆隆,隨著磨盤的轉動,一粒粒糧食被碾成糊糊,從兩片石磨的中縫里嘩嘩啦啦地流出,掉到等在下邊的木盤上。

 

奶奶用木勺將糊糊刮到盆里,端到灶屋里,在鏊底點上麥草,用油絮(貧窮缺油年代的產物)在鏊面擦拭一下,用木勺舀出一勺糊糊放到鏊面上,再用竹拐子向周邊攤開,隨著糊糊經過熱鏊處的“滋滋”聲響,一張煎餅少時便烙好了。

 

奶奶一邊烙著煎餅一邊唱著煎餅謠,纏綿的歌謠里面,有著奶奶度日的艱辛和期望;奶奶心靈手巧,攤出的煎餅像宣紙一樣薄,令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贊嘆不已。奶奶烙好一張放一張,每次烙的煎餅大約摞有半尺來高。

 

煎餅有多種吃法,卷上大蔥和甜菜醬,口感香辣爽口,百吃百厭。卷上碾碎的蔥末和油鹽,做成咸煎餅,更是美味無比。我在外地工作多年,走過了不少地方,品嘗過不少地方名吃,如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杭州的紅燒獅子頭、西安的羊肉泡饃……這些蜚聲中外的傳統名吃,曾經讓我大快朵頤,一飽口福。但是吃過之后,如同過眼煙云,很快就淡忘了,真正讓我經久難忘的,還是家鄉的煎餅。

 

聽奶奶講,我家的煎餅曾為革命作過貢獻,也曾給我家帶來過榮耀。在抗日戰爭年代,時任游擊隊隊長的爺爺帶著隊伍在沭陽西南崗東澗河一帶打鬼子,奶奶給游擊隊送過煎餅。在解放戰爭年代,爺爺組織村里的民兵,用小推車把煎餅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華東野戰軍的手里。

 

煎餅也幫我家度過了難關。在刮“共產風”的“大躍進”年代,家家缺吃少穿,我家靠干枯的紅薯秧碾成面做的煎餅從困境中逃過一劫。正因這些,使我對煎餅有著解不開的情結,對煎餅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自離開家鄉后,煎餅總是讓我魂牽夢瑩,讓我齒頰留香長久不散。

 

不久前,我回農村老家探親,母親執意要攤些煎餅讓我帶回,正是薄暮時分,鏊子下面的火光將母親忙碌的身影映在墻上,眼前熟悉的情景,令我恍惚置身于二十年前,特別是當一股親切的煎餅香味彌滿院子,沁入肺腑的時候,我驀然發現,自己就像天上的風箏,無論飄得多高多遠,線頭仍然系在這平平常常的煎餅上,系在這普普通通通農家小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