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作者:丁新春 發布時間:2013-06-03 瀏覽次數:1938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食朝庭俸祿的屈原老先生胸懷天下,忠君愛國,勤政恤民,“舉世皆濁吾獨清”,卻遭權奸構陷,被懷王流放,后楚國因佞臣弄權,國力日下,終為秦國所滅,屈老先生憤而自沉汨羅江。后世為紀念之,始有端午節。前段兩句,即吟自屈老先生之口。
端午節的由來,是我長大后多少讀了點書才知道的,小時候的我,只知道吃粽子的時辰就是端午節。粽子,占據了我童年端午節記憶畫面的絕大部分。
那時,我家附近有很多小河,環繞小河的,有蘆竹,也有蘆葦。初夏時節,河邊蘆葦初長成,似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一般,清新可人,輕盈碧潤。看到油綠滴翠的蘆葦葉在風中輕舞飛揚,我知道,粽子成為盤中餐為期不遠了。果然,大人們開始扯蘆葦葉了,以為裹粽子做準備。
在本鄉,蘆葦葉又叫粽箬,是粽子的外衣。粽箬采好后,大人們會很仔細地洗凈,還會用清水略微煮一下,以增加柔韌度,使之在包裹粽子時不會開裂。端午前一天,媽媽會細細的淘上一大淘籮糯米,然后用水浸起來,待浸到差不多時,通常是在下午四、五點鐘的樣子,開始包粽子。媽媽先是用雙手將兩三片粽箬整齊地疊排好,然后將之挽成漏斗狀并握于左手,再以右手持調羹舀盛浸好的糯米傾倒于粽箬漏斗之中,復以預先空出的一段蘆葦葉蓋于漏斗之上,使之閉合,最后嚴縛以細繩,至此,粽子的包裹大功告成。看媽媽包粽子相當不費事,我忍不住手癢,依照媽媽的樣子試圖親自弄幾個玩玩,試過之后才知道,包粽子并不是件好玩的差事,它也是個技術活,粽箬在我手中如同包不住火的紙一樣,怎么也包不住圓潤溫順的糯米,幾試不成,便告作罷。
包好的粽子通常在晚飯后入鍋水煮。媽媽會在大鍋內放上清水,然后將粽子一個個沉入水中,蓋上鍋蓋后,便在灶膛內生火,開始煮粽子,坐在一旁望眼欲穿的我,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的過程無疑是幸福的,尤其是鍋內的水漸漸沸騰,粽香開始四處漫延充滿我家三間茅屋時,更覺得幸福近在眼前、伸手可及。然而,粽子并非一時半會兒就可熟透,幸福也并非一時半會兒就真能到手,慢慢地,我的眼皮開始掐架,最終,在幸福的等待中,伴著誘人的粽香,我進入了夢鄉。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清晨,衣服來不及穿,直接沖到灶前,掀開釜冠,撈起尚且溫熱的粽子便熟練的扯繩、剝粽箬,一飽口舌之福。
吾生也貧。童年時的粽子,多是純糯米的,基本沒有其他內容,后來,條件漸漸稍好起來,與糯米相伴的,有了花生、赤豆,甚至是紅棗,不過,現在相當普遍的肉粽,那時的我連個邊兒都沒有沾著。家里包的粽子,父母也并不放任我吃,因為,畢竟糯米是有限的,在端午過后兩三天,大人便會將有限的粽子碼放在淘籮里,高高地吊在家里的二梁上,并且對我說是為了不讓貓偷吃到,那時的我隱隱感到自己便是大人口中的那只饞貓。自從粽子高高在上之后,我便有了一個習慣性動作——仰望星空,無限向往。在大人對粽子資源控制消耗之后,粽子的壽命明顯變長,到后來,殘存的粽子長出了毛絨絨的胡子,大人才迅速將粽子回鍋煮一下,把它消滅掉。
賽龍舟、佩香囊、飲雄黃,也是長大后從書本上知道的端午節的其他重要元素,童年時的我未嘗聞之,更沒有接觸過這些物事,就是現在,我也僅是知道而已,它們一直未能走進我的生活。
端午節發源于屈原沉江殉國的悲情故事,后人在他抱石沉江的五月初五這一天舉辦賽龍舟等活動,在緬懷、祭吊的沉重之外,多了一份勵志和喜慶。光陰荏苒,兩千多年歲月輪回,現在的我們于端午節時似乎鮮有人想起那個悲愴的故事了。于悲情處活出瀟灑,從痛苦中尋出快樂,正是華夏民族的生存智慧。
端午之期日近,人生之途尚遙。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