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育頭頂的那扇窗
作者:尹譽 發布時間:2013-05-29 瀏覽次數:1880
日前,《人民日報》刊登文章《農村孩子為何不愿躍“龍門”》,文中指出,農村孩子不愿躍“龍門”,癥結在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進而提出,農村孩子棄考傳遞出一個信號:底層上升通道受阻,社會階層固化趨勢加劇,貧窮將會代際傳遞,一代窮世代窮。另有一則報道稱,今年被稱為大學生“史上最難就業年”,畢業生人數為1949以來最多,共達699萬。目前距離高校學生畢業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但簽約率仍然較低,如廣東省內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僅為52%左右。兩則報告都直指教育癥結,對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合理分布提出緊迫的吶喊。
教育的“不公平”,不僅僅是城鄉之間資源分布的不均,更是已有資源在分配結構上的不合理。一方面,城鄉差距不可避免地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農村學校在硬件、師資力量配備等方面與城市學校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導致了農村學生成為“弱勢群體”,要加倍努力才有“成龍成鳳”;另一方面,一些人享有教育資源,然而在實現由校園到社會轉變的關鍵一步上再次分配結構性失衡,有的工作沒人干,有的工作搶破頭,好的“蛋糕”人人爭但失意者甚多。
教育的培養方向簡單來說就是成為有用的人。而什么又是“有用”和“無用”的區別?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下,“有用”的范圍越來越狹窄,教育的功利性凸顯。十八大報告指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這恰恰為新時期下教育的發展指明前進的方向。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我們必須看到,促進教育公平是一項艱巨、復雜、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忽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際。目前我國優質資源的供給依然嚴重不足,教育的改革必須直面現實,逐步改變,穩步推進。一個國家教育的成熟必然體現在相對的均衡上,這不僅僅是觀念的問題,需要時間來慢慢證明。
教育事關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教育公平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促進教育公平,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面對教育頭頂的那扇窗戶,必須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和勇氣,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打破教育頭頂的那扇窗,讓人人站在同一片藍天下,才能一步步向“中國夢”邁進。令人欣慰的是,促進教育公平的各項改革正在推進中,希望之火在慢慢匯聚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