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經濟社會轉型的腳步,吳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在履行好基本職能的同時,主動跳出原有框架,努力將中心置身于服務大局的浪潮中,創出訴訟服務領域的新天地。近年來,中心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職能,擴大服務效應,真抓實干將其建設成為踐行能動司法的最佳載體,從而促進社會管理工作創新發展,推動法院自身建設更上新平臺。

 

服務重點項目更及時

 

舊桶復制行業一度嚴重影響了太湖地區環境,對桃源鎮等部分地區的百姓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引起吳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11年上半年,吳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及時展開專題調研。通過多次聯系市環保局、當地政府了解情況,以及實地勘察聽取民意,最終形成了一份高質量的調研報告——《關于促進太湖水污染防治有關情況的報告》,提出了解決污染的法律思路。為讓調研成果取得實效,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還利用休息日深入桃源鎮青云社區等地,組織開展太湖水污染防治專題法制宣傳,生動的宣傳資料、耐心的解疑答惑、豐富的專題展板,直接對污染單位加大了法律威懾力度。種種得力舉措發揮了很大作用,據市環保局反饋,當地有關污染問題的投訴明顯減少,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訴訟服務中心還在當地設立了審判聯系點,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指導和服務,這是中心服務社會重點的又一載體。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樂居吳江”建設目標,訴訟服務中心積極關注重點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環境整治等熱點問題,為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做好法律參謀。結合“濱湖新城”建設這一全市重點項目工程,中心第一時間成立服務“濱湖新城”工作站,對其中涉及到的安置補償、工程質量控制等問題主動給予法律指導。中心還努力服務汾湖開發區科技創業園等高新企業,成立法律工作站,及時提供貼心服務,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服務企業發展更到位

 

在蘇州騰泰鞋業有限公司搬遷過程中,2300名職工不滿公司的補償方案,數百人圍堵高速公路。吳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官連夜趕赴現場,主動協同政府化解糾紛,及時做好財產控制、限制人員出境等工作。次日,法官迅速趕至銀行進行財產保全,成功凍獲資金1400萬元。同時,認真做好騰泰公司管理高層的思想工作,在耐心、細致的解釋下,公司積極配合法院對企業資產的查封。有了資金和財產的保障,工人的情緒逐漸穩定,為對工人的補償工作鋪平道路。補償方案出臺后,訴訟服務中心又依法分批解除資金的凍結,實時監督資金的使用,保障了補償工作的順利推進。

 

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吳江少數企業面臨著騰泰公司類似的問題,如欠薪、停產等,甚至還出現了企業主避債出逃的現象。吳江法院通過與行業商會的聯系溝通,快速穩妥地解決了由企業經營困難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促進地方經濟穩定健康發展。2011年,訴訟服務中心參與處置外逃企業16家,采取訴前保全措施10件次,涉及職工396人,金額600余萬元。在幫扶困難企業的同時,中心還積極為健康企業提供法律服務,通過“和諧共建”等渠道將服務觸角延伸至臺商、僑資等企業。去年9月,中心與吳江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開展“陽光之橋”和諧共建活動,以訴訟服務站的形式成功搭建訴調對接、司法互助、風險排查預防的平臺,保障和促進了臺資企業在吳江的健康發展。

 

服務社會管理更全面

 

去年8月,吳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該市多個小區開展物業服務專題普法活動中發現,很多居民反映因物業費引發的糾紛給生活帶來極大困擾。中心立刻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和普遍性,針對這一現象展開深入調查,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到糾紛突出的小區進行巡回訴訟服務。同時,通過加強媒體宣傳報道,提高業主法律意識,敦促物業公司整改服務措施,切實預防和鈍化了大批具有群訴性苗頭的糾紛。2011年僅該市麗灣國際、梅石小區待起訴的物業費糾紛就有889件,而最終真正通過訴訟程序處理的僅有3起,有效的訴前服務將矛盾糾紛化解在了萌芽狀態。

 

物業費糾紛的成功化解正是吳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高度重視訴前調解,預防化解糾紛,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結果。中心積極聯合綜治辦、司法所等行政職能部門,暢通信息渠道,加強交流協作,果斷地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預防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出現。為確保信息接收更及時,訴訟服務中心在全市十個鎮區均設立了訴訟服務站,形成了一個服務更貼近基層、糾紛化解更前端的良性訴訟服務網絡。除開展訴前調解外,還通過法制宣傳、司法建議等方式做好源頭預防化解工作。糾紛預防的效果非常明顯,2011年訴訟服務中心分流涉訴糾紛4658件,訴前成功化解糾紛2653件,雖然該院全年的來訴案件繼續增加,但通過源頭治理,進入審執程序的各類案件同比下降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