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立身
作者:王成玉 朱立龍 吳鵬 發布時間:2013-04-03 瀏覽次數:1138
2012年鹽城市亭湖區法院碩果累累,先后獲得“全省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打擊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工作先進集體”以及“全市先進法院”、“全區綜合先進獎”等10多項表彰。
位于主城區的法院何以屢摘桂冠?采訪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以貫之樹立法院形象是該院建功立業的秘訣。
時刻保持窗口明亮
亭湖區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是對外的一扇窗口,給人的感覺就是常年清澈明亮。3月28日亭湖區信訪局一位負責信訪接待的同志對記者這樣說:“過去每臨敏感的日子信訪局忙得不可開交,有理、無理上訪、涉法上訪、越級上訪者大有人在。如今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干警充分運用嫻熟的訴前調解技藝,及時為黨委、政府排憂解難,使不少棘手糾紛得以化解。這個公信之窗名不虛傳。”
今年2月初的一個早晨,一位76歲老人來到該院訴訟服務大廳要求法院為他作主。正在值班的年輕女干警,微笑著倒著一杯熱茶讓這位老人坐下。在與老人攀談中很快了解到這位街道居民張大爺早年離婚,膝下一兒一女跟隨前妻改嫁。時下,張大爺體弱多病,無人照應且難以承受經濟不足之苦。無奈之下跑到法院要求其子女承擔贍養費用。
年輕干警潘華林善解人意,立即向領導作了匯報并提出登門到老人子女家當面洽商的方案。隨后,她帶著老人走進了老人子女的居住地。小潘的突然家訪,老人的子女很是不悅,對老人的做法也表示不滿。已在訴訟服務中心這個崗位摔打6年的小潘,不為“眼色”所懼,卻以一番滾燙的話語地打動了張老漢兒女的心房。“請原諒,事先沒有給你們打招呼,但有一點你們肯定不知,一位76歲的老人今晨跌跌撞撞走進法院要求法律求助。他是你們的父親,在這個世界上你們是他唯一的親人,贍養一個風燭殘年的老父天經地義,推不得、拖不得,如果你們撒手不管天理不容!”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張老漢的兩子女被小潘的理正辭言震憾了,當即同意承擔贍養老父費用并負責養老送終。
去年9月一名外地婦女在鹽城一家企業打工時發生了工傷,企業賠付其工傷費8萬元,但至今未能拿到賠償款,經人介紹,該院訴訟服務中心能幫她這個忙。2月20日這天,她懷著試試看的心態,在中午快要下班前來到了訴訟服務中心。
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陳愛蓮熱情接待了她,當了解完原委后,陳愛蓮對她說:“這個忙幫定了”!隨即撥通了某企業老板的電話,經過一番法理和情理的交流與溝通,那位企業老板爽快地答應三日內給齊工傷費用。三日后當這位婦女如數拿到賠償款時激動萬分,她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送到了訴訟服務中心。“真誠幫百姓,人民的好法官”,一行燙金字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窗口明亮,是靠真誠付出換來的。近年來,該院訴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共接待各類來訪5682人次,其中訴前調解成功案件達1400件,法律咨詢3265人次。人民群眾送來的50多封感謝信,20多面錦旗,是對他們最大的褒獎。
抓基層持續給力
該院有4個人民法庭,分別駐扎在沿海開發的最前沿和經濟開發區,他們位于司法為民的最前沿,每年審理的民商事案件占全院的25%左右。近年來,該院黨組抓基層持續發力,除了配強人民法庭庭長外,在人、財、物上分別給予傾斜,2012年,創全省法院之先,還投入100多萬元為四個人民法庭各配備了一輛巡回審判車,人民法庭在化解涉訴糾紛中真正發揮了生力軍的作用。
該院的4個人民法庭利用與人民群眾近的優勢,能動地創造了“游動審判”、“預約調解”等鮮活的做法,使一大批民事糾紛在基層得以化解,得到了轄區黨委、政府的高度贊揚。
今年3月初,鹽東人民法庭接二連三接到夫妻離婚的訴狀。經了解,沿海大開發,助推鄉鎮企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催生了一批小額貸款公司、非融資性擔保公司、農民資金互助社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滋生。該庭所轄三鎮近年來就有200多個擔保公司一哄而上,由此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該庭選擇三起典型案件在中東村組織公開審理,向鄉村百姓現場講解“存款”到擔保公司的危險性。同時,在庭審結束后,及時回答百姓的疑慮,細心傾聽百姓的需求。不少躍躍欲試的群眾聽了法官的指點,很快改變了初衷,不再盲目到擔保公司投資。南洋鎮的李老漢逢人便說:“感謝法庭提醒!使我曉得民間擔保公司是靠不住的,如果再把錢投給他們,說不定哪一天就倒霉了!”。
據了解:今年1-3月,該庭轄區內的借貸案件高發得以遏制,同比下降了4%,由此引發的涉訴信訪同比下降了2.6%。
讓群眾少跑一段路,少花一分錢,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這是該院人民法庭干警在巡回審判中的真實寫照。去年12月南洋鎮的楊某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在一次運輸材料過程中,不慎跌倒致腰部受傷,癱瘓在床。施工方認為楊某自身存在過錯,并以資金周轉困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為由,拒絕承擔醫療費用。楊某早年離異,家中有生病的父親,還有一個兒子正在讀高中,“頂梁柱”轟然倒下,全家人頓時陷入困境。無奈之余,楊某只好向法院起訴,要求施工方支付醫療費等費用。
“楊某不方便,開庭地點就安排在楊某家”!開庭的當天,楊家來了很多旁聽的群眾,法官法情并重,當庭促成雙方主動調解,施工方愿意一次性賠償15萬元了解此案。案件雖然結了,但怎樣才能幫助楊某一家擺脫困境呢?于是,法庭干警們積極與民政部門取得聯系,幫楊某申請了低保;同時倡議當地群眾向楊某一家捐助,干警們帶頭捐款捐物,短短半個月共募捐近2萬余元,各類生活必需品20余件。當干警們將捐助的錢物送到楊某家時,一家老小泣不成聲。
該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虞忠和告訴筆者:2012年4個人民法庭辦結各類案件3194件,審判質量超歷史,他們被百姓稱為“最美法官”。
力推新人在崗成長
在亭湖區法院,讓人感受到人才至上的氛圍在涌動,全院上下每位干警身上都蘊藏著人心思上、人心思進的激情。為度著法院持續發展,該院在人才培養上走出了三步好棋。
筑巢引鳳,廣納賢才。該院制定了人才引進的長遠規劃,并適時加大高端法律人才引進、培養的力度,該院已吸引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法學研究生、本科生達20名,碩士研究生法官的比例已從3年前的15.6%上升到20.4%。張佳來該院工作已滿一年,她欣喜地說:“在亭湖法院有一種歸屬感!我愿意在這里奉獻自己的才華。”
內挖潛能,培養人才。2011年8月,該院實施了“引航工程”,給青年干警選好“老師”,開展“一幫一”活動,請德才雙馨的資深法官引領年輕干警盡快把握審判規律,增強司法能力。辦公室秘書馬靜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綜合素質很快得到提升,見習期剛滿即被任命為助審員,被新河法庭“搶走”辦案。目前有5名青年干警“學徒”期滿,先后被相關職能庭“相中”,有4名青年干警則走進綜合部門承擔大任。2010年以來有16名年輕干警在司法調研、新聞宣傳以及在專業競賽中走上了省、市領獎臺,他(她)們承載著該院的希望,被譽為“未來之星”。
唯才是舉,重用人才。該院黨組明確提出,創業有為、創新有成、創優有功的堅決用起來,敬業精神不強、司法作風不實、怕苦怕累的堅決不得任用和重用。2010年以來,先后3名青年干警走上中層正職崗位,12名同志成為部門業務骨干,4名干警成了本部門、本專業的“行家里手”,僅2012年度就有46人次獲得鹽城市級以上表彰。
在此同時,該院還經常組織開展裁判文書“兩評查”、各類學習培訓、庭審練兵等活動,一大批年青法官嶄露頭角,不少成了全國全省法院辦案標兵、全市十佳知名法官以及做群眾工作的優秀法官,他們為該院贏得了公信,爭得了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