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鐵路局“公司化”進程中,一些員工憧憬著改革之后工資能夠向中石化、中石油看齊,可能會迎來“好日子”。 雖然從個人的角度,這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成為改革的受益者,而不是利益受損或者被淘汰。但這種愿望卻要以全體公眾的福利為少數人買單,是一種托改革之名行倒退之實的企圖,與鐵路改革的方向和初衷背道而馳,也引發了公眾對收入公平問題的討論和反思。

 

理論上,任何企業都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其內部盈利情況來調整員工的收入。但在分配機制上,中石化等國有企業員工的高收入和高福利并不是建立在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而是主要得益于公司的壟斷地位,加之監管不到位、收入不透明等因素,員工收入畸高問題已飽受社會詬病。如果鐵路局“公司化”進程中一開始就片面強調提高員工的收入,顯然違背了價值規律,而作為國有大型壟斷企業,就必須要以獲得巨額財政補貼或火車運營收入為前提,成本也將轉嫁給納稅人和消費者。

 

從哲學的角度,改革本身就是新事物戰勝和取代舊事物的過程,如果改革中的新事物在性質上卻向舊事物看齊,無疑是在開歷史的倒車,玷污改革的美名。諸如中石化等的“好日子”本身就應該成為改革的對象,鐵路向其看齊必將是“損不足而補有余”,在加劇收入不公和抬高基尼系數的同時也會松動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

 

《商君書·更法》載:“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鐵道部的被撤和重組就是建立在政企不分、負債過高、事故頻發等等弊端基礎之上的大勢所趨,其任何改革措施都應當以增進全體公眾的福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改革就是要除舊布新,不僅要有表面和形式上的“改”,更要注重內容和實質上的“革”。要通過革除事物中不合理、不合適宜的成分,實現資源要素的有序重整和優化配置,推動事物效率和效能的整體提高,其間必然會產生利益格局調整的陣痛。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講,“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但只有從全局和長遠的角度,做到工作原則和方法的有機統一,方能沖破利益博弈過程中的重重迷霧和阻礙。否則,改而不革只會讓改革陷入機械的循環和反復,注定會在消耗公眾的改革熱情中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