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不會去看這樣的電影,太過真善美的形象總會讓人不自覺的緬懷一些本應該存在卻早已缺失的東西,所以在不得不的情況下看了整部電影,果然無限糾結。

 

《楊善州》電影所涉及的故事很簡單,時間跨度是從楊善洲任云南保山地委書記開始到退休直至病逝,大事只有兩件,在職時力保滇西糧倉,退休后植樹造林。整部電影淳樸的像六七十年代的主旋律片,特別是在細節的描述上,草帽、樹枝拐棍、工作裝、撩起的褲腳,這哪里是地委書記,就一鄉間老書記,不過勤勤懇懇、不過經驗豐富、不過意志堅定;退休之后植樹造林也就罷了,為了育苗,上街頭撿果核,讓人難以想象的坦然。不想去對比什么,只是慨嘆那種融洽和諧的氛圍,艱苦的日子遠比富裕的生活能夠凝結人心,激蕩心情。

 

感佩于他所堅持的原則,對工作是,對家人亦是,第一次不自覺的流淚是他因為工作不能出席女兒的婚禮,本就因他工作忙無暇顧及家人而素有心結的女兒滿臉的失望、傷心、懊惱、無可奈何,更不用說女兒因工作和女婿長期的兩地分居,拜托父親打個電話都不能夠,楊善洲的老母親臨終也惦記同樣的事情,還是沒能夠改變他的決定。如果從陪伴和思慮的時間上看,他可能是個好兒子,但絕不是個好父親,更不是個好丈夫,給予母親的是他無時不在的孝心,給予子女只有他的言傳身教,給予妻子的是無限的重托和可能不足一個月的相伴。想成為養育這樣兒子的母親,卻不愿意成為他的妻子和子女,太幸苦,盡管缺失的愛的圓環是隱約的大愛,只是太過廣袤而顯得虛無,很多時候不夠溫暖。

 

羨慕他的執著,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為了什么,退休之后扎根大亮山植樹造林,二十幾年不改初衷。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態度,似乎伊始他就開始計劃他的時間,不停地在一種忙碌中,總是呈現著一種時間不夠的緊迫感,或許臨終的那一刻,有所回顧的時候會有再活五百年的感嘆。汗顏,從未長遠的規劃過,也從未執著的想要做什么,得到什么,成為什么,直到現在還猶如孩童,不停在嘗試,間歇性偷懶,重復拿起放下的動作,不是因為更換的新奇,而是因為實在還沒能找到想要一輩子哪怕是半輩子都想要做的事。

 

有些糾結,該安定的時候未能安定的糾結,讓我漸漸從更顯茫然的當下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