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三個中國”建設目標為民公正司法
作者:湯天維 發布時間:2013-03-20 瀏覽次數:1248
3月10日上午九點,王勝俊院長做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這份不足8000字的報告,用87個數據總結回顧了過去五年的法院工作,同時對13年的工作作出了妥善周全的安排。值得關注的是,在談到13年工作的六個方面時王院長提出建設“三個中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法治中國,給大家勾勒出美好的藍圖。
三個中國,平安中國注重于懲治刑事犯罪、提升群眾安全感;美麗中國關注環境保護、資源開發;法治中國則是根本,法治國家最早源自德語概念“Rechtsstaat”,要求國家權力,特別是行政權力必須依法行使,用法律制度規范國家制度運轉,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
平安中國,人民群眾看待政法系統,首要的就是社會治安怎么樣?之前就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習總書記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這對法院的工作既是美好的期待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重擔。最高院工作報告講到,過去五年中,全國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414.1萬件,判處罪犯523.5萬人,同比分別上升22.3%和25.5%。可見隨著社會進入經濟轉型期,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社會矛盾多發、頻發,治安形勢極為嚴峻。最高院對此的回答是,全國各級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妥善審理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中發生的各類案件;高度重視、妥善審理涉“三農”案件;依法懲治刑事犯罪,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推進平安中國建設。話語鏗鏘,擲地有聲!
美麗中國,就是要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就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針對這一點,最高院報告中適時提出要妥善審理涉及環境保護、資源開發等案件,就是要做好發展中的保護工作。3月8日,習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更是曾脫口而出這句詩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可見,習總書記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生態文明建設,這對新時期法院系統審理環保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法治中國,這是一種新的境界、新的階段,預示著中國前所未有的法治先行。“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習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實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這段講話擲地有聲。更早的一個時間點,元月22日,習總書記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而法治中國、法治國家,實行“依法治國”,就是強調領導人與人民群眾都要受到法的約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司法運行來說,就需要下功夫改進法院自身工作。公正是公信的基石,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要求我們平等保護任何人在訴訟中的程序權利和實體權益,對任何人觸犯法律都要依法予以處罰,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縱。目的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延伸到社會每一個角落,使社會公平具有更實際的意義。
社會穩定,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平安中國,是美麗中國的前提;法治中國,則是用公正司法托起“中國夢”。最高院報告凸顯了對公平正義、建設平安中國的信心,凸顯了加強環保、構筑美麗中國、宜居世界的決心,更凸顯了社會主義法治特色、凸顯了堅定不移構建法治中國的目標。貫徹最高院工作報告,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維護公平正義,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推進平安中國、美麗中國、法治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