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香港奶粉限購令,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接受采訪時表示,內地對一些產品有些擔憂,對某些產品要采用進口產品。為了這個問題,國務院的有關部門正在加大從外面進口的量,從一二月份開始,進口的量是很大的。2月份進口,奶粉達到的比重很高。……談到內地市民對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時候,周伯華眼眶濕潤,擦了擦眼角。(中國江蘇網 34日)

 

31日起香港實施奶粉限購令第一天,就有許多內地人被捕。如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接受采訪時不能自已,難掩眼淚。工商局長的眼淚難掩的不光是奶粉表面的質量問題,局長的眼淚讓人思……

 

消費者信任的難以重建。一次的“三聚氰胺”如果只是傷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心,那么時不時不間斷冒出的“毒奶粉”后遺癥導致的深度傷害,早就深深扎根于消費者心里。洋奶粉的消費者,除了寫字樓里衣著光鮮的白領,還有并不富裕的工薪階層和勉強溫飽的農民工們。我國國內買到一罐進口奶粉的錢,在英國、荷蘭等地往往可以購買到三四罐同樣的奶粉。搶購港澳進口奶粉,是內地消費者無奈的現實選擇,售價畢竟比內地便宜不少。筆者覺得,對于奶粉質量的關注,消費者毫無疑問已經勝過了對于其他任何商品質量的關注,因此,深埋在消費者心中的“沒有國產奶粉信得過”的鴻溝,并非國產奶粉的性價比、質量安全等能填平。

 

國產奶粉企業良莠不齊。2011315日,“放心乳粉從內蒙古做起”行動在呼和浩特市啟動,內蒙古率先在全國舉起重塑國產乳粉品牌形象的大旗。盡管如此,打造“放心奶粉”可沒那么容易,總是有許多低端、劣質的廠商置公眾健康于不顧,昧良心在搞亂市場,往往還打著某知名品牌的旗號。同時,許多國產奶粉商家的主要精力不在主內(抓好產品質量),而在對外(詆毀重傷,暗斗不斷)。自家的商品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彌補,而是中國式的“公關”。商人們推銷自家商品也很有特色,不管消費者樂不樂意,頻繁去某孕婦學校大量發試用裝或者聯系某醫院為新生兒指定奶粉等。總是有那么多的國產奶粉企業,飛蛾撲火般為了眼前看得見的蠅頭小利,傷害了原本美好的商業前景。

 

政府部門行政相對滯后。在奶粉問題形勢嚴峻的現實環境下,政府部門除了高度重視老百姓這一重大民生需求的同時,確實采取了一系列強力措施,例如規范了行業標準,對奶粉下調進口稅率、公布不合格食品名單、出廠強制檢驗、構建更加完善有力的監管體系等等。但政府部門行政未能與時俱進也是事實,比如監管上存在“人人都管事,事事無人管”的監管盲區,風險監測體系根本不完善,現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過時和不夠細化等。

 

奶粉問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讓工商總局局長難掩眼淚,這是好事。相信消費者、國產奶粉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共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明天,不再會有人為了奶粉“難掩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