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御寒 牽手過冬
作者:興園 發布時間:2013-03-05 瀏覽次數:1074
元旦前夕,記者來到鎮江新區一家綠色化工新材料企業,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一派火熱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生產機車發出均勻而有力的轟鳴聲,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活躍在生產線上。誰能想到,幾個月前這家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債權人追討債務等險些“崩盤”。而轉機,出現在去年8月——
當月,鎮江經濟開發區院長高國華帶隊開展服務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走訪,了解到了這家企業奇缺資金、生存發展面臨窘境的狀況。但他們同時也發現,這家企業有350萬元的應收款尚未討回,如果能以這些應收賬款為質押獲得銀行貸款,企業尚有盤活的可能。隨后,新區法院幫助該企業整理完善應收債權憑證,并進行了司法確認,又多次與銀行商談貸款事宜。
“經過司法審查而確認的債權,確保了借款人的債權真實合法,且不負載其他權利,不存在權利瑕疵。借款人將這樣的債權質押給銀行獲取貸款,既減少了銀行的放款風險,也增加了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機會,是真正的雙贏。”工商銀行大港支行行長王正華表示,他們免去了對這家企業債權資信的常規審查,并于去年11月中旬給予了180萬元的貸款。
企業“起死回生”,公司戴經理欣喜不已:“我經營企業這么多年,從沒聽過,更沒遇過這樣的好事,依靠法院竟能貸到款。”
新區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對此也感觸頗深。因為他們也曾面臨幾百萬應收款討不回、貸款辦不下來的困境。去年初,新區法院領導在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指派法官幫助該公司整理債權債務,對整理出的600余萬元應收債權憑證進行司法確認,并協助該企業聯系銀行, 最終獲得貸款支持。
記者了解到,目前經濟開發區法院已與轄區6家銀行共建了誠信平臺,推行應收賬款質押的融資方式,幫助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此外,還幫助小微企業盤活沉淀資產,比如,建立商鋪登記制度,推行商鋪續租權和商戶經營權質押貸款;針對高新企業科技含量高、專利發明多、固定資產少的特點,推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針對小微企業租用廠房多的特點,推行廠房租用權質押貸款,等等。一系列的權利融資新舉,使企業重拾生機。
“司法職能要與時俱進,其意義并不止于就案論案,更重要的是戰略價值上體現積極的社會擔當,促進社會平穩轉型、和諧轉型。” 院長高國華的一席話令人耳目一新。而在他看來,助推小微企業突破瓶頸,逆勢成長,正是社會擔當的重要內容。
鎮江新區是小微企業集聚的國家級開發區,近兩年,金融危機疊加歐債危機,不少企業面臨發展困境。經濟開發區法院也屢屢接到有關小微企業融資、經營和勞資糾紛的案件,為此,他們選派經驗豐富的審判人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專門合議庭,在法院本部和轄區小微企業集中的丁卯法庭成立了兩個小微企業合議庭,就近為企業排憂解難。
某電子企業拖欠職工不少工資,勞動仲裁部門作出了公司向每位職工補償4萬元的裁決,31名職工向新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一方面做申請人的工作,爭取諒解;另一方面,在企業提供擔保的情況下,解除了對廠房設備的查封,并協調金融機構,以廠房設備為抵押,向銀行貸款支付拖欠的工資。如此,既維護了職工利益,又規避了企業因強制執行而關門的風險。
一年來,兩個合議庭共審理涉及小微型企業的案件1582件,調撤1166件,撤訴51件,判決344件,調撤率78.3%。
法院還成立了三個法律工作站,就像是三個“法律保姆”,從小微企業設立開始即全程提供綜合法律服務。經濟開發區法院工作人員表示,小微企業從成立伊始即面臨著勞動用工、融資、商標注冊、專利保護等各方面的風險,一個細節的疏忽便足以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在創業之初小微企業往往只關注生產,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都不足。所以,他們在當地工商局、發展局和中小微型企業密集地設立了3個法律服務工作站,幫助它們完善制度、防范風險,引導企業依法經營,善待職工。
一家經銷銅版紙的紙業公司,產品出口美國、歐洲等地。金融海嘯中期美國方面對中國相關產品提出反傾銷政策。經濟開發區法院獲知消息后,連夜召開會議,商討應對司法策略。第二天,副院長袁泉就帶領工作人員送去了司法對策建議。在公司負責人鄧經理眼里,這無異于“雪中送炭”: “正不知如何是好時,法院就送來司法應對和預防建議,真的非常感謝!”
鎮江新區下設有新材料產業園、航空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新園等10多個不同特色的專業園區,為有針對地提供貼身服務,新區法院在多個園區分別設立了聯系點,實行專人聯絡,一企一策,提供菜單式法律服務。
高國華是丹高電器所在中小企業創新園區聯系點的負責人。順應地方政府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決策,他多次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建議企業加快智能電網研發生產,并從法律的角度提出專利保護建議。此后,企業的訂單和利潤均的明顯提升。駐民營創業園聯系點法官林麗俊主動深入園區羅瑞餐具消毒配送公司、匯龍電器安裝公司等20余家小微企業,幫助這些企業解決了12件涉及融資、經營、勞資等方面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自推出小微企業服務舉措以來,新區法院共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594萬余元,及時調處勞動爭議糾紛1831件,使300多家小微企業起死回生。
鎮江市委常委、鎮江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小平認為,為小微企業提供司法保障服務,體現了部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的意識及水平。他表示,目前新區小微企業正在做大做強,2008年新區有小型企業2135家,個體工商戶11864戶,而2012年則分別增長到了3746家和14339戶。
另據悉,經濟開發區法院的做法已在當地產生“蝴蝶效應”,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了全市法院司法服務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銀監會鎮江分局則鼓勵各金融單位為小企業貸款提供優質服務;人行鎮江分行推行“區域集優”融資法,即集中新區小微企業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優勢向社會集中發放中、短期企業債券;鎮江工商、國稅等部門也出臺了相應新舉。一股服務與保障小微企業生存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強大合力,正在當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