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官德與廉政思想的幾點啟示
作者:黃建永 發布時間:2013-02-19 瀏覽次數:2317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是一部偉大的思想總集,內容涉及哲學、政治、教育、文學乃至立身處世之道,它對我國兩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深刻而廣泛。歷代封建統治者更將《論語》思想奉為圭皋。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20世紀80年代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約法國巴黎,聯袂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活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可見《論語》在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世人對《論語》的推崇。翻開《論語》,其中不乏有關官德與廉政方面的箴言,對于我們開展官德教育和廉政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試從五個方面探討《論語》中的廉政思想。
一、追求恬淡寧靜的精神境界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和心境,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和恬淡、寧靜的精神境界。“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顏回家里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里。這樣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但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顏回是多么賢德啊!孔子對顏回的贊賞,不僅在顏回能夠忍受窮困清苦的生活境遇這個層面上,更深的層面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是他恬淡、寧靜的心境,這才是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里了。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大大豐富了,但很多人卻越來越不滿足,心理失衡,因為他們看到身邊經常有乍富的人群,總是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孔子教會我們快樂的秘訣,就是如何尋求內心的安寧。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而與內心相連。在《論語》中,子貢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盛氣凌人。這樣怎樣?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認為,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貧賤不諂媚求人,而且內心有一種豁達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論語》指導我們在人格教育上要把握好內向與外向的尺度。內向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關注內向的人著力發展自我感,面對的是如何喜歡自己和自我認同,保持內心的寧靜;外向把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著重于發展能力,更多關注外在環境對自己的認同。內向與外向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并存相依的。內向的力量是樹根與樹干,外向的力量是樹枝、花蕾與果實。沒有內在肯定與自我認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續的力量去發展朝外的進取與奮斗,一個只關注外界而從不自省內心的人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人只有發展好內向的力量,讓心靈成為快樂的源泉,外向的個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靜得下來,也能放得開去。現實中很多官員之所以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就在于過多地關注于外在的感受,而忽視內心的安寧。
二、修練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認為,先修身,后齊家,進而才能治國、平天下。修養自己是立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使上層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樂。(《論語·獻問》“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責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都爭做最好的自己??梢哉f,修身(“修己安人”)這個理念對于《論語》,甚至對于整個儒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梁啟超曾說“儒學哲學范圍廣博,概括起來說,可以《論語》‘修己安人’一語括之”。后世的士大夫階層將此理念繼承下來,主張修身在前,為政在后,強調自身道德的升華。他們認為在求做人與求做官這對關系中,求做人是頭等重要的,只有強調修身,做好人,才能做好官。清代名幕汪輝祖之父曾訓誡他說:“求做官,未必能做人;求做人,即不官,不失為好人。自古得失有數,為官以實,勿因小利而失大義。做官做人其理一也。”怎樣修己呢?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厚誠實。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孔子還忠告我們要“三戒”。“三戒”為:“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獻問》)仁者凡事不害人,還力求有利于人,一切內省不疚,所以不憂。智者看事分明,力能決斷,所以不惑。勇者依于仁智,正氣在胸,凡所應為之事,不計艱難,勇于實踐,所以不懼??鬃又t虛地承認自己沒有修煉到君子應具備仁心、智慧、勇武這三個原則,我們既尊敬孔子虛懷若谷的品質,也學到了君子品德的三個方面。
三、倡導以義為先的財富觀念
孔子認為,謀求利益一定要走正道,不能見利忘義?!墩撜Z》中關于義利方便的論述有很多。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他告誡人們防止片面追求個人的利益而不顧道德。“放于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一心追求個人利益的人,不會是擁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這樣的人往往會招致多方的怨恨和指責。古往今來,一些貪官污吏以個人利益為根本,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顧,而遭到人們的譴責和唾罵?,F在的一些為官執政者之所以陷入貪污受賄的泥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見利思義”,而是見利忘義,背信棄義,利令智昏。清代的和珅,當今的鄭筱萸、黃松有,就是最好的例證??鬃诱f“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事,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如果富貴符合道義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貴不符合道義就不去追求,那就還按我的愛好去做事。只有靠智慧、勤勞和守法換來的財富,使用起來心里踏實,為追求財富而不擇手段的人,只能得利一時,不能長久保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任何人都不會甘愿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獲取,否則寧守清貧。反觀我們的現實,近年來震驚全國的毒奶粉、瘦肉精等案件,影響極其惡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專于人,無惡也” 。
四、崇尚儉約和仁民愛物的為政之道
儉約是廉的內涵之一。在《論語》中,孔子從多方面論述了儉約的重要性,大力倡導儉約。魯人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孔子說,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儉是禮的根本要求,禮的根本是杜絕奢侈浪費,堅持樸素節儉。這是其一。其二,儉是為官之德、治國之道。“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意思是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鬃影褍€約上身到了政治高度,與國家興衰、政權存亡聯系在了一起。其三,儉是美德。顏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孔子的學生子貢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
五、崇尚忠信擇善而交的內在品格
做一個有修養的君子,這是孔子弟子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孔子提倡要正直、坦率、誠實。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如何才能夠做到通達,孔子說:“言忠信,行篤靜,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說話要忠實守信,做事要篤誠嚴謹,即使到了蠻貊之地,也可行得通。談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即使在本鄉本土,難道能行得通嗎?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基點,也是儒家傳統倫理準則之一。在人與人交往中,如果不講誠信,則寸步難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一個人不講信用,無法想象他憑什么可以立身處世。孔子十分討厭那些夸夸其談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花言巧語、夸夸其談的人是缺少仁義道德的。他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納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不說大話但做事敏捷。一個君子不會把自己要做的事,要達到的目標先談出來,而往往是等把事情都做完了,目標達到了,才淡淡地說出來。這叫“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論語·為政》)“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一個人談的多于他做的是可恥的。
孔子還教育自己的學生要慎重交友,要有是非原則。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意思是要與正直、誠實、有學問的人交朋友,反對與那些善于逢迎、搞兩面派和華而不實的人相交。結交正直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時助你果決;結交誠信的朋友內心安穩;結交知識閱歷廣博的朋友,能夠得到很多有益的借鑒。相反,諂媚逢迎之人,特別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毫無正直誠實之心,沒有是非原則,和這樣的人交朋友,你會始終感到美滋滋的,但好話聽多了,就會膨脹自大,失去自省能力,離招災惹禍也就不遠了。近年來,貪官落馬每每伴隨著一份份動輒萬言的懺悔書,懺悔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的除了利令智昏,還有就是四個字——“交友不慎”。
《論語》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哲理的道德修養篇章,其中蘊含的真理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具有普適性,它對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過重大影響。時至今日,《論語》中有關官德與廉政的深刻思想仍不過時,我們應該從中汲取營養。最后,我想引入南懷瑾先生的一段話來結束:“孔子學說與《論語》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后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于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