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樣的人
作者:楊小英 發布時間:2011-12-26 瀏覽次數:1091
他精通業務,多個承辦案例成為經典;他勤于學習,調研文章接二連三被刊用;他善做人梯,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引領著年輕干警迅速成長;他胸懷大局,堅持為民司法……
他,就是榮獲鹽城市法院系統首屆“知名法官”稱號的東臺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如平。
知難而上辦鐵案
20多年來,懷著對審判事業的無限熱愛,王如平從最基層的書記員干起,一步一個腳印,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并走上領導崗位。
在從事民事審判工作期間,他敢于審判疑難、復雜有影響的大案、要案,而且都能夠做到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明確,無一發回改判,無一上訪纏訟。王如平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力爭將每個案件都辦成鐵案。
2005年,王如平參與審理東臺市某鎮人民政府等訴被告陳某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審理過程中,王如平發現案件不一般。倒不是說案件的事實有多復雜,問題出在原告的身份上。經過深入思考與推敲,王如平準確把握了該案的處理難點,在最高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未將單位作為賠償權利人主體加以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原告某鎮政府可否作為適格主體起訴?同時,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中都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兩方原告所爭議的死亡賠償金是否具有遺產的性質,應歸誰享有?
這種情況,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并不多見,也沒有什么可以借鑒的。發現案例的價值后,王如平很興奮。可到底如何處理,又讓他犯了難。
知難而退,不是王如平的風格。針對該案爭議的疑難問題,他先后多次主持進行深入研討。通過充分的說理論證,最終確認某鎮政府可以作為本案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主張權利,并判決予以支持。后該案例被省高院《參閱案例》刊載,并獲鹽城市首屆“金法槌”杯優秀案例二等獎。
孜孜以求勤調研
自打踏進法院大門,王如平就緊跟時代步伐,一邊努力工作,一邊不斷強化自身政治理論和法學理論的學習。
在堅持系統的學習研究后,王如平具備了深厚的理論功底。他明白,理論必須要結合實際才能發揮出其最大效應。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厚經驗,他對審判工作駕輕就熟;理論知識的深厚積淀,讓他能敏銳地察覺到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王如平將兩者進行了巧妙結合,讓他常有獨到的見解并準確切中要害,這讓他在調研之路上如魚得水。
擔任副院長后,由于分管部門多、工作擔子重,王如平更加繁忙了。可不管多忙,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行,沒有忘記自己的審判業務。
討論案件、參閱案例、審核文書,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繼續在法律之路上前行。工作時間沒空,他就擠占休息時間,潛心研究法學理論,探討司法實務。
身為院領導,王如平率先垂范、筆耕不輟,撰寫了一批有水平、高質量的調研文章,也收獲了累累的碩果。其中,《東臺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建房施工致人損害賠償案件情況的調查報告》,獲鹽城市法院首屆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學術研討會調查報告二等獎;《民間勞務習慣及其適用分析》獲全市法院第二屆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一等獎。其敏銳的法學視角和深厚的法學造詣,獲得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正因為如此,他的獨特魅力也影響了一大批年輕干警,湖南籍碩士研究生夏慧就是其中之一。
夏慧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進入東臺法院工作。她所在的民一庭,正是王如平所分管的。在梳理一樁普通的產品質量糾紛案時,夏慧發現了案件的調研價值,開始著手撰寫案例。但畢竟是初出茅廬,夏慧有點忐忑不安,擔心寫不好。王如平得知情況后,多次鼓勵指導,讓她大膽放手寫。在寫作遇到困難時,王如平又及時組織業務骨干參與討論、給予幫助。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夏慧撰寫的該案例被最高法院《公報案例》采用,開了鹽城基層法院的歷史先河。
消息傳來,王如平欣慰地笑了。
胸懷大局為人民
作為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如平心中常懷大局意識、中心意識,堅持做胸懷社會和諧、維護穩定大局的表率。
原告江蘇省電力公司東臺市供電公司訴被告方某、黃某其他特殊侵權糾紛一案,根據東臺市時堰鎮人民政府規劃,原告按照“線路規劃紅線圖”組織施工,安豐變至時堰變110KV線路及溱東變至時堰變35KV線路基本架設成功,僅剩跨越兩被告的某公司廠區的兩檔線路,由于兩被告的阻撓而無法架設,致兩個工程均無法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嚴重影響了時堰、溱東工業企業的用電。
該案社會影響重大,涉及公共利益與公民個體利益之間的激烈沖突,被告借媒體之力加以干預。
原告申請先予執行獲準后,作為分管院長,王如平擔任了實施現場的負責人。實施前,他組織人員對執行方案反復進行研究論證。同時,多次深入現場觀察情況,多方協調,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不厭其煩做好當事人的疏導工作。實施過程中,他連續12個小時堅守一線靠前指揮,順利完成了本案先予執行的各項任務。在年度人代會、政協會上,此項工作獲得了代表和委員的高度贊譽。
作為一名人民法官,他始終懷著一顆火熱的愛民之心,堅持司法為民,把人民群眾的疾苦牢牢記在心上。
2009年,民一庭受理錢某、肖某與東臺某有限公司兩起勞動爭議案件。被告是東臺市綠卡企業,而該案的處理極可能引起群體性勞動爭議糾紛。為盡快平息糾紛,減少矛盾,王如平主動介入,數次與市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并組織當事人反復進行調解協商,促成雙方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原告最終撤訴。該案的順利解決,雙方當事人均表示非常滿意,不僅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企業得以正常運行,同時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群體性訴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而這,僅僅是一個縮影。據統計,自擔任副院長以來,王如平親自指導以及參與化解的重大矛盾糾紛達218件,贏得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完美統一。
創優業績捷報傳
王如平是個有心人,在創新創優的道路上,他永不停步。
作為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他對現有民事訴訟模式進行了大量的理性思考。在經過充分調研和反復論證的基礎上,他起草制定了《調解和速裁集約化管理辦法》,推動法院訴前調解和案件繁簡分流進一步規范運行;為規范代理市場的良性運行,他積極與市司法局加強溝通協調,親自組織律師代表召開座談會,并出臺相應文件,進一步促進了法官、律師、法律工作者的規范執法行為……
兢兢業業、求實苦干換來的是一流的業績,他的個人工作和分管部門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肯定,捷報頻傳。他先后多次被省、市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2008年被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表彰為“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2007年、2008年又被東臺市委、市政府榮記個人三等功。而他所分管的業務部門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不僅民事條線在全市年度考核中一直處于領先位置,6個人民法庭也獲獎不斷,亮點紛呈。在今年的全省人民法庭工作會議上,時堰法庭被表彰為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安豐法庭被表彰為法治文化特色庭……
面對成績和榮譽,王如平絲毫不以為意:“不管是作為法官還是副院長,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都是份內事。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