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興武 本報通訊員 鄧光揚)  去年底,在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的27項審判質效指標排名中,江寧區人民法院有15項排在前三、其中8項排第一。今年,該院又繼續保持領先??第一季度25項指標排序中,他們就有8項指標第一,14項指標位列前三。

    該院近年來案件受理、審結數均超萬件,位居全市基層法院之首,人少案多矛盾非常突出,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近日來到江寧法院,尋找答案。

創新舉措抓管理

    管理水平出審判質量和效率,這是江寧法院黨組達成的共識。

    在江寧法院,審管辦主任掰著手指數著該院抓審判管理的舉措:建立審判質效數據周周報、案件催辦督辦……其中,以庭(局)長解讀案件審判質效指標數據,點評庭審、點評案例、點評文書為主要內容的一讀三評活動,最有特色。

    案件質效不高問題大多出在庭審、裁判和文書制作等環節上。鑒于此,該院去年6月開展了一讀三評集中活動月,院長、庭(局)長集中旁聽20個庭,對這20個案件的庭審和文書制作進行讀、評,找出了36項典型問題,而后逐一對癥解決。各庭(局)長進行效仿,舉一反三,對癥下藥:全院當月審判質效全線飄紅,審執結案件數較上月增長88%,結收案比與往年同期相比也大幅提升。

    然而,數月后部分案件質效指標再次反彈。為此,院里決定:一讀三評活動每季例行,審判績效考評的范圍擴大到所有審判員、書記員;將涉及審判效率、審判質量、群眾滿意度的各項指標,與結收案比、案件執結率、投訴率等考核指標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具體人……這一項項長效機制,迅速轉化為大家爭先創優的熱情和干勁。

質量效率效果相統一

    某航空公司飛行員丁某辭職未獲批準,引發糾紛訴至法院。承辦法官沒有簡單地就案辦案。他們審理認為:飛行員辭職合法,但并不意味不必擔責;飛行事關重大生命財產安全,對其自由擇業權限制須嚴于一般勞動者。最終,判決某航空公司與丁某解除勞動合同,丁某賠償100萬元。

    在國內民航四處高薪挖人,國有航空公司飛行員紛紛跳槽的背景下,此判決一經報道,立即引得一片叫好。

    我們評價法官辦案優劣的標準是看其是否能從法律、社會、人民群眾多方位的視角觀察、分析和處理糾紛,實現案件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相統一。院長朱絢凌說。

    江寧法院近10年勞動爭議案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遞增。許多勞動爭議不僅關系到勞動者的權益,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該院注意找準矛盾雙方切入點,最大限度衡平企業和勞動者的利益,今年以來調撤案件大幅提升。

判后釋法為事了

3年前,江寧法院推行了判后釋法工作,當年就取得了明顯成效,刑事案件的上訴率僅3.7%,創造了全市基層法院中受案最多,上訴率最低的好成績。

因文化修養、社會閱歷、法律知識等差異,不僅輸官司的人可能不服判決,一些贏了官司的人也可能因為期望值太高而不服判決。朱絢凌介紹說。

去年該院受理了一起刑事案件,共同搶劫、盜竊、破壞電力設備的11名被告人,均被判處10年以上不等的有期徒刑。判后法官當即闡明法律,指出定罪量刑的依據是,各人每次參與情況、多數被告人相一致的供述,以及其他相關證據;不采納區分主從犯的辯護意見,是因為你們這一團伙成員較固定、犯罪活動事先有預謀、各人行為僅是分工上的差異,對整個犯罪活動都不可或缺

聽完解釋,被告人程某率先感謝法院的公正判決;獲刑最重的韓某、董某兩人不僅當場表示服判,還對當庭翻供、不服判決的另一名程姓被告人說:自己干的事就認了吧,上什么訴?其他被告人聽完法官的解釋,都認為法官說的有道理,都表示,不叫家里人上訴了。最終,11人無一上訴。

精品背后是精神

在江寧法院采訪,讓記者感受最深的是,該院法官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精品背后的無私奉獻精神。

面對大幅上升的案件,全院干警幾乎沒有輕輕松松地度過一個安穩的節假日。沒有人號召,也沒有人強求,晚上和周末都有法官自覺來單位加班。執行局、四個人民法庭為有效執行,上半年開展上百次夜間執行。祿口法庭為減少群眾訴累,堅持巡回審理,把法庭開到農家,推出晚間法庭假日法庭,當事人滿意率進一步提高。

而在江寧法官的群體里,有三個人特別值得一提。

    全省十佳法官呂潤進在淳化法庭工作5年多,為方便群眾法律咨詢,他把手機號碼向群眾公布,群眾隨時都可打電話找他。5年多來,他辦的案子,沒有一件上訪,無一起矛盾激化。

    因工作勞累,腦血管突然破裂,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好法官張勇,病情初步好轉后,強烈請求重返工作崗位。院領導根據其健康狀況,安排他先到法院檔案室工作。如今,他每天上午到檔案室工作,下午繼續回醫院進行恢復治療。

    法官史俊杰因交通事故導致腰骨彎曲。醫院要求他休息,他卻說:大家忙得喘不過氣,我能安得下心閑著?去年他審結案件239件,贏得了眾口夸獎。

    上級法院和地方黨政領導到江寧法院考察,稱贊最多的一句話是:精品背后是精神。

 

    (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