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被飲剩“空殼” 廢物利用觸刑律
作者:海安市人民法院 沈星杏 陳家定 發布時間:2021-07-14 瀏覽次數:868
利用真酒瓶灌裝劣質酒,偽造品牌白酒,以此牟取非法利益,如此拙劣的偽造技術竟總有人前赴后繼,鋌而走險。近日,海安市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假冒注冊商標案,判決被告人鄭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張某、沈某等四人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到二年不等,并處罰金八萬元到五萬元不等。被告人倪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張某、沈某、余某、吳某四人合謀制造假酒予以銷售,由吳某向飯店、商鋪收購天之藍、茅臺等品牌酒的酒盒、酒瓶等材料,提供給張某、沈某二人,再由二人利用價格低至10元/瓶的平價白酒進行灌裝、貼標,偽造“夢6”“夢9”“茅臺”等品牌白酒。制成后余某負責銷售,吳某幫助運送。
2019年12月,在海安經營了一家煙酒商行的鄭某為牟取非法利益,通過他人結識了余某,想從余某處購進假酒。價格談妥后,余某幫助其低價購進假酒,再由吳某等人開車將假酒運至海安,提供給鄭某,由倪某駕車幫助運送至倉庫存放。
2020年3月,海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鄭某經營的煙酒商行內查獲一批不合格的品牌酒。同年7月,海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鄭某倉庫內又查獲一批不合格的香煙。后經鑒定,全部系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據統計,余某先后5次將偽造的品牌白酒銷售給鄭某,銷售金額合計人民幣16萬余元,非法獲利人民幣4萬余元元,吳某參與運送3次。倪某先后4次駕車幫助鄭某運送偽造的白酒至倉庫存放,其幫助運送的白酒貨值金額合計人民幣47萬余元。
海安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張某、沈某、余某、吳某四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且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15萬元以上,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四人系共同犯罪,張某、沈某、余某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依法應當按照各自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吳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被告人鄭某、倪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告人鄭某與倪某系共同犯罪,鄭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依法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倪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告人鄭某、倪某已經著手實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系犯罪未遂,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告人鄭某、倪某歸案后能夠如實供述各自的犯罪事實,依法均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鄭某有劣跡,可酌情從重處罰。綜合考量被告人倪某的犯罪情節、悔罪表現及監管條件,對其可適用緩刑。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點評】
本案中,被告人沈某、張某、余某、吳某的行為同時符合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假冒注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犯罪構成,被告人鄭某、倪某的行為同時符合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犯罪構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定,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又銷售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定罪處罰,即應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對被告人沈某、張某、余某、吳某定罪處罰。
本案的發生提醒人們,面對利益誘惑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若是腦門一熱用了如此拙劣的手段造假,只能是自欺欺人,讓自己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