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貼近民眾-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司法便民紀事
作者:興園 發布時間:2008-07-22 瀏覽次數:2151
本網鎮江訊:這天,大雨滂沱,一個農民打扮的人冒雨來到了江蘇省鎮江市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熟門熟路地走進了副院長袁泉的辦公室。“袁院長你在啊,我這正有一個難纏的問題想找你。”于是,袁泉便跟著那人走出了法院。
拆掉“距離墻” 架起交流橋
為了盡快熟悉轄區內的司法基礎和狀況,鎮江市經濟開發區法院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體法官用5天時間在轄區內進行了一次走訪調查。每到一處都先向群眾講明來意,與群眾親切交流,梳理他們關注的問題,了解他們的法律需求,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各類法律問題,并現場調解了相鄰關系、贍養關系、家庭關系等糾紛。
除了頻頻走進群眾,該院還在轄區的村鎮、街道建立了聯系點,并開創了法官與鄉鎮、街道結對制度,隨時為轄區百姓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本文開頭的一幕就是一結對鄉鎮的干部為工作中遇到的法律疑難問題上門求助。
拆掉“盲點墻” 鋪設普法路
為了讓轄區群眾更好地知法用法,該院開展了進機關講規范、進鄉村講和睦、進社區講平安、進企業講誠信、進學校講守法、進工地講維權的送法“六進”活動,讓法律意識深入轄區每一個角落。
當地居民李某因對拆遷補償問題不服,自2006年起多次越級上訪。今年初,有關部門找到了開發區法院尋求幫助。該院正、副院長、執行局負責人及法官先后多次找李某談心、交流,現場說法。在詳細了解他上訪的事由、想法、要求,在體恤他的感受的同時,指出他不當上訪的錯誤行為及危害。真正學懂法律后的李某終于不再上訪。
拆掉“隔閡墻” 連起感情線
在與轄區居民的交流中,該院法官們還發現,有些信訪難案長期得不到解決,是因為有關部門與信訪人員之間存在情感隔閡。轄區居民劉某因欠款無法追回,自2000年起數十次上訪。然而,由于欠款單位早已注銷,劉某的案件已成死案,已無法通過正常途徑解決。該信訪案交由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處理后,該院了解到劉某先后遭遇獨生女生病死亡,本人在交通事故中腿部傷殘,情緒非常不穩,遂決定從感情入手,在講清法律政策的同時,給予其最大的人文關懷。每逢重大節日,該院領導都會帶領法官到其家慰問,并多方努力為其爭取到了3.5萬元救助金。劉某非常感動,當即寫下息訴息訪承諾書,保證不再上訪。
自2007年2月成立以來,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創造了“零”投訴、“零”涉訴信訪和“零”發回改判的紀錄。此外,該院還妥善解決了其他國家機關交辦的近10起纏訪案件,其中上訪時間最長的長達20多年,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