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法院工作?昆山市人民法院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紀實
作者:轉載《人民法院報》 發布時間:2008-07-15 瀏覽次數:4385
這是一塊經濟高速發展的投資熱土。
作為江蘇省的一個縣級市,昆山有人口65萬。但在這不到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上,卻吸引了5000家外資企業,2.5萬家民營企業,創造了占全國千分之四的GDP。特殊的經濟環境,給昆山市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多年來,昆山法院牢牢把握大局,認真貫徹司法為民的方針,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大量涉外案件。在轄區內贏得了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諸多好評。在今年開展的大學習、大討論中,該院把始終堅持“三個至上”作為指導思想,根據法院的實際情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在法院的各項工作中,著力解決審判實踐中的突出問題,積極促進昆山市經濟建設的發展。
用科學發展觀正視法院案多人少,法官長期超負荷工作,辦案難度高、壓力大等問題
昆山法院現有人員129名,2006年受案10035件,結案9099件;2007年受案13753件,結案12388件。去年71名一線法官人均結案175件,最高結案549件。今年上半年又結7329件,同比增長30%以上。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位領導說,全省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在蘇州,而蘇州的突出矛盾在昆山。
昆山法院目前人員編制仍是按照1985年轄區總人口40萬數量確定的,當時年案件量僅1000至2000件。而時至2007年底,加上外來人口已達200萬。編制有限而轄區服務對象成倍增長是造成案多人少的根本原因。法官工作強度大、壓力重在所難免。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記者步入審判辦公區域時,陣陣“為大局、謀發展、干實事;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的濃烈氛圍撲面而來。
人無精神不立,院無精神不強。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以來,昆山法院黨組堅信,人是戰勝一切困難的第一要素,一個單位沒有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將一事無成。
該院將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的目標具體化、數據化,制定方法措施,鼓勵爭先創優,確保爭創實效。通過“法官隊伍建設年”、“百日百案競賽”、“百日教育整改”等載體,創建“院有特色、庭有特點、人有特長”型法院。為法官建平臺、搭舞臺、擺擂臺,培養一批有信念、有尊嚴、有本事、有遠見、有愛心的“五有”法官。由此,法官實現了“要我辦案”到“我要辦案”以及“多辦案件”到“辦好案件”的轉變。前不久,市委書記張國華對法院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張雪蓮是民一庭勞動爭議案件組的審判員,他們小組共4人,其他3人是組長,50多歲,多年糖尿病;一名孕婦;一名哺乳期婦女,今年以來人均結案都超過了180件。因法庭不夠用,張雪蓮每天只能與另一審判員合用一個法庭。今年3月的一天中,她一口氣開了17個庭。她說,勞動爭議糾紛主要涉及到工時、數額、件數等,計算稍不留心,判決書上多或少上1元,二審就會改判。
張雪蓮在5月份里又結案65件。她告訴記者,昆山法官都是白天開庭、調解、判案,晚上及周日寫法律文書,周六也是法院辦案和學習的工作日。法官每天都要開庭2到10個,為了讓多方當事人準時到庭,不誤審理案件,晚上還要一家家送達開庭傳票。
在民一庭法官徐玉祥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張密密麻麻排滿的工作日程表。同事說,前天晚上,徐玉祥送出了56份開庭傳票。記者即與正在浙江辦案的徐玉祥通上電話問:“你一晚怎能跑上50多個家庭”?“為了辦案節省時間,因為郵寄當事人常說沒收到,親自送也是開庭前難得的調解機會。另外,案多人少其實也是法院發展和個人成才難得的機會。”電話那頭的徐玉祥說得很平靜。
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在辦公樓一樓的大廳里,配有法官狀元照片的“昆山法院年、季、月、旬辦案排行榜”赫然醒目,狀元們被記功、授獎、戴紅花。在今年4月15日起開展的“百日百案”競賽的50天里,法官結案3096件,占上半年全院總數的48%,個人最高219件。
用科學發展觀面對經濟轉型期,大量新型訴訟的涌入以及辦公場所趨緊,辦案經費不足
在大學習、大討論中,昆山法院黨組一班人倍感“三個至上”是新時期人民法院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重要指導思想,黨的事業至上,要求從履行黨的司法使命的高度去思考法院工作和化解司法難題。該院緊緊依靠市委領導,有效解決了法院工作中的許多困難和問題。
首先將各項審判工作主動融入市委中心工作的大局,昆山法院贏得了市委的關注與重視。如法院把服務外企“八個一”;服務民企“六做到”、服務和諧昆山“三個面向”等,落實到各項審判工作之中;同時,運用審判職能,積極參與“文明昆山”、“法治昆山”、“平安昆山”、“和諧昆山”等創建活動,受到市委的高度稱贊,將其做法轉發全市各機關部門,并給予專項特殊獎勵100萬元添置與更新法院司法裝備。為慰問法官的艱辛,今年春節前夕,昆山“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專門來到法院與全體干警同吃年夜飯。
深情厚愛勵法官,有為就有位。副院長沈志明頗有感慨。為緩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市委組織人事部門為法院招聘了29名速錄員,給予16名人民陪審員每人每年補助1萬元。今年6月,市委又新批增加14名事業編制人員;在了解開庭場所、檔案存儲量滿負荷的情況后,市委剛批準增建一座
這些年來,由傳統的權力、利益、主體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轉型期社會。新舊社會關系互動糾纏,催生出大量而新型的訴訟,既不同于傳統的社會問題簡單易斷,又有別于法治社會下可以依法厘清裁決。昆山作為全省科學發展的率先地區,司法面臨的這些問題更加突出。如何公正有效而及時地處理好這些矛盾與糾紛?
同樣,昆山法院堅定不移地依靠黨的領導。依靠黨的領導,不是請求具體辦案定案,而是黨在領導司法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作用。
依靠市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和參與,及時排除司法過程中外界的不當干擾;在妥善處理特別是涉及房屋拆遷、農村土地征用、企業轉制、社會保障、涉法上訪等群體性案件和政治敏感性強的重大疑難案件中,主動向所在地黨委、人大、政府匯報與溝通,制定出最佳的協調方案,爭取支持,并盡可能由其出面協調解決好這類案件。
這是一起民二庭法官審理的案件。今年5月8日,某外資公司因董事長亡故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出走,公司員工四處上訪,債權人哄搶公司財物。案件十分復雜,審理困難重重,如僅靠法官“單打獨斗”,勢必成為抱在手里超審限的“骨頭案”。法官在辦案的每一環節及時向市委、所在地黨委報告,爭取支持與協調后,做好了有關人員穩控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成立的財產清理查封小組,查封該公司的賬戶資金、7處房產、土地使用權、庫存產品,同時催要到期債權。
分管民事和商事審判的副院長沈武平、張建明說,作為親歷者,我們很深的體會就是:如果沒有地方黨委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協調,今年以來100多起這類案件不僅會耗費法院大量而寶貴的人才物力,而且無疑為案多人少雪上加霜。
用科學發展觀引導法官牢固樹立愛崗敬業、一心為百姓一心為轄區發展的責任感
昆山法院院長周健生說,落實科學發展觀不能成為一句口號,我們向全院法官提出了:要牢固樹立愛崗敬業、一心為百姓一心為轄區發展的責任感。
該院求真務實踐行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破除“左”和“右”的思想阻礙,將“以物為主”發展的思想轉變為“以人為主”發展的思想,破除“不敢解放”、“不會解放”的束縛。著力在人的因素、資源的因素、管理的因素、改革的因素等方面轉變和破除不適應、不符合司法科學發展的司法觀念與工作機制,真正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法院工作全局,破解司法難題。
昆山法院優先保證辦案的科技設施、后勤裝備和法官崗位培訓的經費投入;優先配全與辦案相適應的警力、交通、通訊、微機等;優先改善干警工作與生活設施,切實幫助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優先保證一線法官各項待遇,先后有2名審判骨干成為院領導,12名法官成為正、副科級審判員,一線法官崗位津貼與獎金高于院機關人員。合理配置司法資源。提高準入門坎,招錄通過“司法資格考試”且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全面推行院長、庭長辦案制度,去年一副庭長結案440件,今年上半年一庭長結案225件;試行法官助理制度,從24名書記員中選拔10名法官助理;在保障人民陪審員行使司法民主權力的基礎上,以陪審為中心,延伸訴外調解、信訪接待、指導訴訟、幫教維權等功能。
創新審管理機制,成立審判管理辦公室,通過建立審判管理系統,將立案、審判、執行等各環節的案件流程及整個審判態勢置于全程監控之中。實行例會制度,由審委會定期對案件質量效率指標考評、收結案情況及流程管理、18個月未結案件、案件發改等情況進行通報,落實整改。強化跟蹤、提醒、催辦和督辦制度。
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工作,吸納社會力量解決涉訴糾紛,將糾紛化解在訴前,疏減訟源。在“百日百案競賽”中,通過信訪、導訴等線索,訴前調解結案115件;設立巡回合議庭,在5個鎮政府設立人民調解窗口,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將“訴調對接”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范圍;將調解率作為衡量法官工作能力的考核指標。
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在昆山法院有聲有色地開展,透過法院新的氣象和法官新的面貌,我們感觸到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已滲透在法院工作的細枝末節。(本報記者 婁銀生 本報通訊員 徐小艾)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