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媽媽的心聲-記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長、徐州市第二屆十大杰出母親杜秀蘭
作者:周琪 發布時間:2008-06-17 瀏覽次數:3071
今年5月,在江蘇省少年法庭工作二十周年紀念暨表彰大會上,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少年庭被評為“江蘇少年法庭工作先進集體”。了解少年審判工作的人們都明白這其中蘊含了少年庭杜秀蘭庭長的許多心血。杜庭長為少年犯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如同一縷縷和煦的陽光,溫暖著少年犯的心靈,也感動著他們的家庭。前不久,杜秀蘭庭長被評為“徐州市第二屆十大杰出母親”,當日下午,通過廣播得知這一消息的少年犯小柏的媽媽
這里筆者截取幾個杜庭長與少年犯的故事與您分享,讓我們一同感受這位“杰出母親”帶給孩子們的溫暖。
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
前面提到的
小柏的案子結束時已近寒假,杜庭長一方面給相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要求對網吧加強管理,禁止未成年人進入,另一方面通過與廣播電臺聯辦的“校園案件專遞”欄目呼吁家長學校關注孩子寒假生活,預防孩子違法犯罪,過一個快樂的寒假。杜庭長還將小柏等以往該院所判緩刑的九名少年犯召集起來,邀請徐州著名音樂人、吉他演奏家“音樂人琴行”
小柏以及其他類似小柏情況的在校少年犯的案子還讓杜庭長想到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確保被判處非監禁刑的未成年人享有復學、升學的權益。杜庭長想到應當聯合司法、教育等相關部門出臺一個政策,來確保被判處非監禁刑的孩子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繼續上學。她將這一想法告訴了院長孫光,得到了孫院長和其他領導的大力支持。之后杜庭長利用庭審之外的時間,先后跑了區政法委、檢察院、教育局等多家單位,向各相關單位闡述出臺這樣一個政策的意義,也得到了這些部門的支持。今年5月16日,徐州市鼓樓區法院聯合政法委、公安、檢察、司法、教育、婦聯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落實被判處非監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復學、升學問題的意見》,規定在校學生因犯罪不被起訴或判處緩刑、管制、免予刑事處罰、單處罰金等非監禁刑的,學校不得取消其學籍;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責令其停課;服非監禁刑少年犯處開升學年級的,與其他在校學生享受同等的招生政策等等。這一舉措的出臺,為未成年被告人順利回歸社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李后龍院長對此作出積極評價,認為是司法為民的具體體現,并表示要在全市盡快統一推出這一舉措。
杜庭長說:“少年審判工作不能僅限于懲罰、教育的層面,我們要盡一切可能真正地挽救他們,讓這些知錯就改的孩子們在升學、就業方面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平等的權利和同等的機會,不要讓一個孩子掉隊!”
小柏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充滿愛心的杜媽媽,他還有一個健全的家庭;而失去父愛或母愛的少年犯,他們的境遇更是牽動了杜庭長的心??
角落里的孩子更需要關注
2006年8月,少年庭審理了一起普通的搶劫案。15歲少年小波已在外流浪7年,他的父親在其八歲時因拐賣婦女罪被處極刑,母親仍在獄中,爭取到監獄里解決衣食之憂,于是小波身試法實施搶劫。小波的境遇深深地刺痛了杜庭長的心。雖然法庭充分考慮小波的犯罪情節,依法對其適用了緩刑,但小波未來的生活、監護問題一直牽揪著杜庭長的心。鑒于小波家庭環境的特殊性,杜庭長帶領承辦法官先后四次趕往小波家鄉,與當地司法所、村委會聯系,為小波辦理了低保,說服小波的伯父做其監護人,法官捐助了鋪蓋被褥等物品,將其安排在伯父家吃住、幫伯父管理漁塘。中秋前夕,在法官的帶領下,小波在南京女子監獄與分別了七年的母親見了面。母子相擁、抱頭痛哭,所有的思念、懺悔都在那一刻噴薄而出,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小波聆聽了母親的教誨,感受到母愛的溫暖,而對法官所做的一切,小波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淚水,而媽媽也表示一定要積極改造,早日回家與兒子團聚,一份母親的責任。
為了確保像小波這樣的失足流浪少年得到有效較正,在鼓樓法院后來審理的類似案件中,杜庭長都要特意邀請心理學專家,對少年犯開展心理輔導和矯正,她還建立了“一三六”回訪考察制度,即每月聯系未成年犯一次,未成年犯3個月向承辦法官匯報思想一次,6個月承辦法官到幫教基地回訪一次,并為每個失足流浪少年建立了檔案。在杜庭長的帶動下,法官們對少年犯也都來信必回,有難必幫,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塑未來。
去年7月,該院針對流浪兒童問題,召開了專題研討會,
與人大代表、關工委、救助管理站、流浪兒童救助中心、團市委維權部等多家單位共同探討救助流浪兒童救助問題,會上杜庭長說:“角落里的孩子更需要關注。讓我們齊抓共管,為流浪兒童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最大限度的減少和消除了流浪兒童犯罪”。
她是這樣說的,她也努力這樣去做著?給流浪的孩子找一個溫暖的家
今年4月,杜庭長收到了檢察院移送的一起搶劫案的卷宗。這是一起事實清楚、情節簡單的案件:
第二天,杜庭長找到了宋桂霞,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宋媽媽當場應允,并立即決定去見兩名少年犯。“你們想不想有個家?”宋媽媽問,兩人半信半疑地點點頭。宋媽媽說“我可以給你們一個家,但你們得好好學習,再不能犯罪了。”兩少年當場表示:“宋媽媽,我們聽您的。”
隨后,杜庭長和宋桂霞來到康匯托老服務社所在居委會,依照法律程序,由居委會出具委托監護人證明,委托宋桂霞為小行和小強的監護人,從而使宋媽媽能以監護人身份參與庭審活動,與法官共同對兩名少年犯進行幫教。
鼓樓區法院少年庭最終對本案的3名少年犯以搶劫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法庭上,宋媽媽對小行、小強和小譚說:“孩子們,只要你們用心悔過,宋媽媽那里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含著淚水,小行和小強分別向宋媽媽寫了一份保證書,并鄭重按上手印。肅穆與溫情,審判與關懷在這里交融,兩位“杰出母親”的愛心接力,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隨后,在杜媽媽的陪同下,小行和小強被他們的“新媽媽” 宋桂霞接到了徐州康匯托老服務社??他們的新家。
看著小行的進步,杜庭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也正是她??一位優秀的法官媽媽、一位杰出母親的希望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杜庭長不但是位優秀的法官,更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她的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被南京某醫學院錄取,在學校也一直是位優秀的學生。杜庭長時常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自己的女兒一樣幸福健康的成長,因此她也十分注重在少年審判工作中加強家長對子女教育問題的引導。去年年底杜庭長審理了17歲少年小王盜竊案,小王的父母都是高職醫生,小王出事后他們感到很沒面子,怨恨并生兒子氣、怕丟臉不愿出庭。杜庭長讓小王給父母寫了一封信,次日自己冒著鵝毛大雪騎車趕到小王家,把信送到小王父母手中,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引導小王父母如何與孩子交流,極力動員其出庭。開庭那天,小王在法庭見到父母時,立刻跪倒在父母面前,流著淚表示自己一定會痛改前非,好好做人。閉庭后王某的父親對如此關心自己兒子的法官動情地說:“我們當家長的做太不夠了,是法官喚回了我們做父母的責任,是法官挽救了我的兒子,也挽救了我的家。”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子女,因此杜庭長在工作中還注重加強家長對子女教育方法的引導。除了在具體案件中與家長交流外,杜庭長還創新了許多青少年教育、維權的新方法,如開設了法律維權和心理咨詢熱線,向轄區中小學生及家長發放維權卡,在徐州廣播電視臺常年開辦法制欄目“校園案件專遞”,給學生家長、法制輔導員講授如何進行法制教育、心理疏導,等等。六.一前夕,杜庭長組織了十名失足少年及其母親赴孟子故里?山東鄒城孟府、孟廟感悟儒家文化,用“孟母三遷”的故事,用傳統文化的精髓來熏陶失足少年,凈化他們的心靈。行程中大家一邊游戲,一邊交流,增進了情感。鄒城文物旅游局邵澤水局長說:采用孟母、法官媽媽及失足少年母親“三母教子”方式來教育、感化失足少年做法,為山東省、江蘇省開啟了幫教先河,是幫教資源的大整合、感化挽救的大創新和素質教育的大實踐。
在徐州,許多孩子都聽過杜庭長講的法制故事,一些孩子遇到法律問題都會想到打維權熱線找“法官杜媽媽”。“我樂意孩子們叫我‘法官媽媽’。通過我的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家庭和社會更加和諧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追求。”這,就是“法官媽媽”杜秀蘭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