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的早晨,行走在喧囂的申城街頭,忽聽身后傳來一陣操著濃重的武漢鄉音飛進耳際:“身體怎樣?不要太省啰,買的好菜回家燒燒,打的老酒喝喝,一個人在家把自己照顧好啰!”行色匆匆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停住了腳步,幾乎用同樣的目光關注著眼前一位精氣神十足的老婦。

  “這電話肯定是給老伴打的,要不,不會這樣如此熱呼?”行人私語。是的,類似這樣的'老漂'一族在滬比比皆是,都是舍不得兒女們在外打拼艱辛,不得不離老家、離老伴、離老友孤身來到繁華都市,義無反顧地承擔起負責兒女們的飲食起居、看家護孫的重任。然而,在他(她)們心中對遠方一角的那份牽掛和眷念一刻也沒有放下。

  我愛人陪兒子在滬工作生活已六個年頭,她告訴我牽掛是天南海北'老漂'們彼此交流的不變話題,愛之深、情之切無處不在。一位廣東老漢有兩個兒子,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他與老伴各奔一方,分別照看著兩頭兒子的家,他們約定每天上午9時通話。身處北京的老伴每次除噓寒問暖外,總少不了過問兒子、兒媳及小孫兒的工作、生活、健康等情況,爾后一定會關照老頭無論在家還是在外都要少抽煙且不要抽劣質香煙,咳嗽吐痰不文明、不衛生,并叮囑帶孫子玩耍時不得有絲毫的馬虎大意。聽著老伴熟悉而親熱的聲音,老頭總是樂呵呵地說:“曉得、曉得,沒事的,請把心就放在肚子,少點牽掛,多點自重,你腰有毛病不能太勞累,家務活適可而止,干不動就歇歇。”每次通話后,老頭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笑容,隨后帶著不滿4歲的小孫子在廣場上撒歡,那種“隔代樂”令眾人羨慕不已。

  一位河北老漢每天清晨4點起床,必到公園河畔撈魚捉龜,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不少人大惑不解,是不是“閑”了沒事干?老漢坦誠地說,只是因為滿足兒媳喜歡養小魚小蝦的心愿而甘當“漁民”的。這位老漢人稱“博士爹”,他與老伴含辛茹苦將一個農村娃培養成一名留美博士,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舍不得丟下他們,8年后斷然辭去在美的一份工作來滬發展。30大幾了還沒有成家,談了一撥本地姑娘皆因結婚后不愿與父母同住而告吹。學業有成、情路不暢,但沒有改變“海歸男”擇偶的標準,隨后他在網上發了一個求偶貼,明示愿與結為百年好合者,婚后必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否則免談。三日后一位年輕的辣妹子走進了他的心房,爽快答應愿與他一道侍候二老并養老送終,于是他倆很快走進婚姻的殿堂。當得知善良孝順的兒媳有愛好飼養小魚小蝦、小龜的習慣時,老漢樂了,便興致勃勃操起兒時“舊業”權當回到了童年。心誠則靈,老漢的勞作多有“斬獲”,把兒媳樂得合不攏嘴。就連我愛人也跟著“沾光”,陽臺上也養著這位老漢贈送的巴西龜和中華草龜,煞是討人歡喜。

  牽掛,溫暖著家人,感動著別人。留心觀察來自四面八方的老漂們平日不僅牽掛家人如此真切,而且對周圍的人同樣友好和善。如出行乘座地鐵就是例證,他們頗有“范”兒,沒有一個占道搶座,面對年輕人站起來讓座,他們都是面帶悅色地說:“千萬可別,你們年輕人上班下班的,可比我們累多了,還是你們坐。”這種導引社會進步之舉感動無數人。

  當下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由此聯想到親人的牽掛、體貼、愛撫則顯得格外的重要。但不難發現有一些家庭與老漂們相比則存有明顯差距,不少父母整日淹沒在“沙沙”的麻將聲中,平時難有與兒女們交流,即便溝通三句話離不開催婚生娃或期盼成大業、發大財等事,但卻很少關心他們想什么?需要什么?氣得兒女們不得不屏蔽了他們的微信。父母牽掛兒女,惦記兒女從來不是“因為”,唯有及時送去溫暖和問候,就能給他們勇氣和力量,使得他們在奮斗的旅途中從容不迫穩步前行,干出屬于他們的一番事業來。

  牽掛是鄉愁、是幸福,愿長者們人人心中懷揣牽掛,我們的小家就會和諧,大家就會更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