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法院分析當前在校中學生犯罪特點、原因及對策
作者:周金玲 發布時間:2008-05-13 瀏覽次數:1361
各級普通中學及職業中學具有為高級學校培養合格新生,為社會輸送優良勞動后備力量的雙重任務。對初、高中生、中專生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目前在校中學生的犯罪人數居高不下,應引起重視。以射陽法院為例, 2007年該院在校中學生犯罪涉案人數12人,比2006年同比上升2倍,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的20%,
一、在校中學生犯罪特點:
1、犯罪類型多樣化。2007年該院審理的在校中學生犯罪案件中,分別有5人犯強奸罪和盜竊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16%,另外還有 2人犯故意傷害罪, 1人犯搶劫罪。在校中學生犯罪案件以侵犯私有財產為主,集中表現在盜竊和搶劫犯罪上,但近兩年性犯罪所占比例呈急劇上升趨勢,06年和07年分別有4名和5名在校學生犯強奸罪。
2、犯罪往往具有團伙性、盲從性。大多在校中學生作案時往往相互結伙,或與社會人員相互勾結,認“大哥”“大姐”,互相影響,互相教唆。犯罪手段。
3、犯罪后悔罪態度較好,適用非監禁刑較多。案發后都能及時主動認錯,并能積極退賠贓款贓物。對犯罪情節較輕,獲得被害人諒解的情況下,本著教育和挽救的方針,依法對被告人從輕處罰,從判決結果來看,多適用非監禁刑。
二、在校中學生犯罪增多原因:
1、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重缺失。近年來中學生中離異家庭子女和“留守少年”比例大幅上升,他們多由年事已高的祖父母撫養,缺少父母關愛,經濟和精神上的缺乏往往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心理的正常發展,常常在學校中行為表現極端,而在學校里個別教師歧視成績差、紀律差的學生,采用訓斥、體罰等方式,挫傷了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厭學、不喜歡學校的傾向,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雙重缺失將這些學生推向脫離正常社會化的道路,促使他們在自棄、孤獨等心理狀態下,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2、社會的負面教育及學校周邊環境影響。網絡黃色暴力文化泛濫及學校周邊不良環境對在校學生的影響增大。學校周邊適合青少年學生的場所非常少,酒吧、網吧等娛樂場所對處于成長期的學生充滿了誘惑,使缺乏自控能力的學生沉緬其間,對上網費以及高額游戲開支的需要也使學生往往通過違法手段獲得金錢,以至觸犯刑律。
3、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和學校法制教育的缺位。很多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不學法、不懂法的情況十分嚴重,在各種因素的“夾擊”下,形成了許多錯誤的價值觀,他們往往不能夠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性質,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后果和將要付出的代價。很多學校不注重法制教育,
二、相關對策和建議
1、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青少年全面人格。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學校應注意給學生寬松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法官在在校學生犯罪案件審理過程中應堅持 “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
2、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管理,發展青少年文化設施。建議相關部門對學校周邊“三室二廳”和黑網吧進行清理整頓,清理文化市場,取締渲染暴力、色情的娛樂場所,積極主動指導社區發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運動、安全服務、青少年困難保障等方面的社會團體,與此同時逐步增加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場館等有益于其健康發展的文化設施。
3、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探索新型法制教育模式。各級中學也應探索采取多種形式對在校中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進行法制講座,成立法制輔導組,設立法制信箱,編發法律知識板報,發放法制信息等;法院要做好庭審之外的延伸教育工作,可與學校及有關部門建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聯席會議制度,在辦案中一旦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相互溝通,及時了解掌握未成年學生違法違紀的苗頭,便于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