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司法直達民心
作者:徐吉梅 發布時間:2013-01-08 瀏覽次數:1065
2013年1月5日上午,鎮江開發區法院審判大樓殘疾人無障礙通道上,一位坐著輪椅年逾七旬的老大爺正被一個中年人推著走向訴訟服務大廳。“讓行動不便的當事人也能順利參加訴訟”是該院大樓建設設計時考慮的重要要素。
一枝一葉總關情,絲絲點點便民心。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方便訴訟,開發區法院司法便民理念熠熠閃光。
2007年建院以來,該院先后制定了《立案便民工作指導意見》、《司法便民19條措施》等規范性文件,把以人為本、司法便民落實到執法辦案中,從細節做起,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訴訟引導 周到細致
——讓當事人心里舒坦
“您好,請坐,我先去給您接杯水,然后慢慢說您的事……”“您好,您對這起判決有疑問,我現在幫你聯系承辦法官,讓他過來和您解釋。”這是昨天記者在鎮江開發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聽到訴訟引導員接待當事人說的話,而每位接待過的人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不僅有座椅,飲水機、訴訟指南、文書樣本、筆墨紙張、公用雨傘、應急藥箱、電話傳真、打印復印、電腦上網、老花鏡、飲水機,以及無障礙通道、盲人通道等各種便民服務和便民設施一應俱全;訴訟引導、法律釋明、案件查詢、材料收轉、約見法官、判后答疑、審查立案、執行督促、公告辦理、訴前鑒定、司法救助等全方位服務一條龍、一站式。
有時候來的群眾多,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蔣平也當起了訴訟引導員。
這不,昨天一大早,來自大路鎮的李大爺,剛一進訴訟服務大廳,就被蔣平扶著坐在大廳的椅子上,隨后給老人端上了一杯水。“大爺,您今天來有什么事嗎?”待老人歇息了幾分鐘,蔣平說。
“兒子給人家打工在工地上摔傷了,在醫院來不了,我想來問問告人家能贏嗎……”老人說起兒子的不幸,眼淚便流了下來。待蔣平聽完后,告訴老人,這個官司可以打,要把證據都搜集扎實,譬如工資條,老鄉的證言等。他一邊解釋一邊將大廳便民臺上放著的《訴訟指南》拿過來給老人,讓老人帶回去給兒子看看,準備打官司。
“有個訴訟引導員太好了……”李大爺離開時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上門辦案 就地解紛
——讓百姓心里輕松
已經中午12點多了,開發區法院丁卯法庭吳茜庭長還丁卯街道張許村王奶奶家開庭,年近90的王奶奶因贍養問題將兩個兒子告上法庭,吳庭長考慮到老人腿腳不便便上門開庭。
法庭上,吳庭長耐心地傾聽著老人和他兒子的訴求,查明了兩個兒子不贍養的原委。法官從法、從情、從理入手,認真向王奶奶的兩個兒子講述:贍養老人是兒女的義務,老人即使犯了點錯,子女也不能推脫掉法定的義務和責任,再說,又有什么是母子之間不可原諒的呢……最終,在法官的耐心勸說下,兩個兒子表示以后一定贍養老人,并主動提高贍養費,希望給母親一個幸福、溫暖、和諧的晚年生活。王奶奶渾濁的老眼里流出了幸福、感激的淚水。
庭審結束后,吳庭長對身邊旁聽的群眾說:“法庭的值班電話24小時開機。如果誰有糾紛,法庭可上門立案,簡易糾紛可即收即結。
據悉,開發區法院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民們大都具有雙重身份,基本的農民和新興的工人,平時都非常忙。該院除積極推出假日立案、協商開庭、訴訟引導、庭審記錄同步顯示等多項便民服務措施外,還更有效地開展了巡回審判,做到實時立案,就地審理。據粗略統計,該院有10%左右的案件是通過巡回審判審理的。
司法公開 環節透明
——讓百姓心里亮堂
“網絡直播太好了,不用費時間到法院就能了解債權人會議全貌!”2012年8月3日上午,在丹陽一家星寶公司的業務單位,幾位高層正在盯著電腦屏幕觀看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的外網,在該院大法庭內正在庭審網絡直播星寶公司債權人會議。
“推進司法公開,陽光司法,案件審理過程讓當事人看的明明白白,以看得見的方式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公平。”開發區法院高國華院長對記者說。
該院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建成21個數字法庭,在全省率先實現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同步顯示庭審記錄,當事人可以清楚看到動態的庭審記錄,降低爭議。依托信息化建設,對社會關注度較高、教育意義較大的案件實行庭審直播,成功舉辦鎮江首例庭審網絡直播,微博互動評論、媒體跟蹤報道、各界人士點評,引起較好社會反響。開通官方微博和法院外網,實時發布工作動態,讓社會公眾了解司法活動。微博開通后,外網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目前外網點擊率已經超過30萬次,微博已有粉絲9萬余人。此外,該院大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工作。裁判文書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去年,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播出的《情斷404》、《我家的房子誰做主》,都是通過該院網上公布的裁判文書選中的。截止目前,該院裁判文書上網已超過2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