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老年人維權工作室、編寫《德育普法宣傳手冊》、組織重溫結婚誓詞、開展家事糾紛巡回講座……自2014年年初“誕生”以來,東臺法院家事審判庭如同創客般,探索出一個個泥土味十足的“金點子”,成為打開“家長里短”枷鎖的“金鑰匙”。

  “家是最小國,國是大的家。只有守護好每一個家庭細胞的健康與活力,才能筑牢社會有機體的靈魂與根基!”在鏗鏘諾言中,家事庭正厚植優勢再出發,用創新之光照亮奮進之路。

  車載法庭:再續孤寡老人的緣

  “您要親自來敬老院,咱打心底里感激。可這里七八十號人,大伙抬頭不見低頭見,來這做工作,二老怕人家說閑話呀!”當庭長胥蘇江剛接手孤寡老人劉奶奶和老伴老吳的離婚案件時,當即和敬老院院長聯系,準備巡回審理,可卻遭遇“閉門羹”。

  困難難不倒有心人。倆老人均已60開外,年老體弱,來法院肯定不便,而現場調解,又顧忌重重。兩難關頭,胥蘇江決定采取“車載法庭”的方式,將原、被告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兩位護工帶到離敬老院不遠的舊村部里。

  很快,老人們徹底放下了心理包袱。因沒有子女,劉奶奶在原配去世后便來到了敬老院,在和一輩子沒結過婚的老吳的相處中,慢慢有了感情,并在去年年初拿了結婚證。可婚后,老吳變得“小心眼”,看劉奶奶和其他老人說話都要管,而劉奶奶又是急性子,少不了吵架摔東西。這才一步步鬧崩。

  “這感情也有磨合期。老吳吃醋那可是珍惜您呀!不過,二老這相處方式都得改一改。”瞅準倆老人是真心相愛,胥蘇江幫助他們將死結一一解開。如同有了陽光雨露的滋潤,老兩口的愛情“枯樹逢春”,他們決定再次牽手,共度晚年。

  抱團調解:把準家庭混戰的脈

  “不用送了。今天才初七,還在春節里。你們趕緊回去把桌子擺起來,把菜燒起來,把這團圓飯補起來!以后再也別為錢多煩惱啦!”今年2月1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副庭長周慶海的調解團隊終于是“四場小麥一場打”,為老賈家的家庭混戰畫下圓滿句號。

  五年前,因房屋拆遷,賈家分得四套房,其中一套最大的過戶在小賈名下。沒過多久,老賈父子就因這些房子是賣還是租起了分歧,繼而又是分家、吵架甚至動手。于是,老賈先是一紙訴狀,要求小賈給付贍養費,接著又要撤銷對小賈房子的贈予,還要和小賈分家析產。三場官司下來,向著兒子的老伴看不慣了,要和老賈離婚。

  前后做工作不下百場,在均不妥協的強硬態勢下,周慶海瞅準了問題的“七寸”在于老賈父子,而老賈內心最柔軟處有個渴望--兒孫繞膝,其樂融融!

  “年前未和好,但感情已松動。剛經歷春節的冷清,賈家人肯定有所感悟!”春節長假一結束,周慶海決定把握時機,召集老年委、婦聯、居委會干部,組成“統一戰線”來到賈家。整整一個下午,大家調出了“和音”。老賈一家人重歸于好,已處于崩潰邊緣的親情也得以在重重迷霧中找到方向。

  心理疏導:巧解失獨父母的結

  “雖然我和公婆沒有血緣關系,但畢竟相處了十多年,彼此之間已是親人。今后,我還會好好孝敬他們的。”當堵點被疏通,兒媳賀某道出了滿滿的正能量。

  這是一起公婆老李夫婦以孫子的名義狀告賀某的追償權糾紛。本來,賀某嫁給老李夫婦的獨子,并育有一子,一家三代人融洽快樂。可去年1月,丈夫突然患病去世,因其身前投有一份指定兒子作為受益人的商業保險,賀某作為法定監護人,便將保險金30萬元取了出來。而陷入喪子之痛的老李夫婦則認為,自己不會有私心,錢應由他們保管。協商不成,這對失獨夫婦想到了打官司。

  資深法官徐冬紅接手此案后,她把脈認為,失去了親情的紐帶,老李夫婦和兒媳已變得生分,加之賀某還可能改嫁,他們更是不容孫子的應得利益受到絲毫損害。為讓親情走出死角,徐冬紅邀請來心理咨詢專家共同會診。

  “二老的心情,我們能理解。但你們的孫子何嘗不是小賀的兒子?這么些年的相處,即便兒媳改嫁,為何不能將她當作女兒呢?”一番肺腑之言,雙方達成和解:以老李夫婦之孫的名義開戶,存折歸賀某保管,而密碼則由老李夫婦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