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金融商事案件高發的特點、原因及對策分析
作者:杜敏 發布時間:2016-05-11 瀏覽次數:2295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現代經濟的核心。宏觀經濟形勢對金融市場具有強烈的傳導效應,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會不同程度地在金融商事糾紛案件中反映出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實體經濟領域產能過剩問題、中小企業資金鏈問題凸顯。受實體經濟下行的傳導效應和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有所上升,金融創新業務規模擴大也導致金融風險有所抬頭,訴至法院的金融商事案件大幅增長。
本文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近年來受理的金融商事案件為樣本,專門分析研究案件特點、原因,提示金融市場存在的風險,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一、金融審判工作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一)案件數量激增
2010年以來,該院新收金融商事案件數量呈現逐年大幅上升的趨勢。2010年至2014年收案數分別為23件、46件、76件、334件和665件;2015年稍有回落,為536件;2016年1-4月為145件。其中,2014年受理案件數是2010年的近29倍。
(二)案件類型相對集中
在近年受理的金融商事案件中,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擔保追償權糾紛、信用卡糾紛三者合占90%以上,說明借貸仍然是銀行的核心業務,也仍然是融資的主要方式。
(三)涉訴金融主體范圍廣、訴訟當事人眾多
該院受理的金融商事糾紛案件幾乎涵蓋了轄區內所有的銀行(包括分、支行)、小額貸款公司以及投資擔保公司。從借款人一方來看,包括了家具市場經營戶、鋼貿市場主體、中小企業業主等,涉及行業廣泛。因在辦理借貸業務、擔保業務中多采用保證擔保,且一般為多人保證,由此造成該類案件當事人平均數量遠高于其他商事案件。
二、宏觀經濟新常態對金融商事案件高發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新常態的司法解讀。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器、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中高速增長成為新常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金融交易類型和交易手段將會不斷翻新,案件類型、特點、規律必然會發生新的變化。一些重大案件、新類型案件的審判結果將直接為社會提供導向、為市場建立規則、為法治樹立標桿,影響十分重大。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從更高層次上把握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市場經濟規律、司法工作規律,充分挖掘利用資源,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
(二)對金融商事案件高發的影響。經濟新常態下,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房地產等行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相城不少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企業主避債外逃現象呈激增態勢,大量糾紛特別是融資而致的金融糾紛進入司法程序。
(三)對金融商事案件審理的影響。銀行、小貸公司在糾紛訴至法院前,已經經過多輪催收,債務人被訴至法院時多已缺乏清償能力,棄企避債、下落不明現象普遍,或者沒有配合法院審判工作的意愿,故意不到庭的眾多。由于被告人數通常較多,部分案件被告超過20人。且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中只要一人沒有送達,則只能全案進行公告送達。此外,還有大量案件中,被告以提起管轄異議的方式拖延訴訟,造成審限進一步延長。
三、金融案件激增的原因分析
(一)貸前審查簡單、貸后監督不力。金融機構對信用審查過于寬松,重形式審查,輕資信狀況、還貸能力等的實質調查,從而輕率放貸,增加了資金風險。而小貸公司的客戶還款能力本身即劣于銀行。此外,金融機構在貸款發放后缺乏對客戶的跟蹤服務和監督機制,對改變貸款用途等風險隱患未能及時發現,或發現后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資金風險處于失控狀態。
(二)互保聯保信用貸款易致糾紛。近年來,金融行業競爭激烈,銀行和小貸公司在放貸中大量發放互保、聯保的信用貸款,互保、聯保的借款人同時互為保證人,多個企業之間存在擔保、反擔保關系,相互牽連。同時,一家銀行或小貸公司起訴,隨即引起其他銀行對該企業的借款償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相繼提起訴訟。
(三)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很多小貸公司缺乏具有信貸從業經歷的專業人員,大部分從業人員缺乏必備的金融、法律等專業知識和相應的專業運作能力,對小貸行業的高風險認識不足,對放款對象判斷不準,對擔保條件把握不嚴,人為地為信用風險的產生提供了可能。幾乎所有小貸公司均存在向同一企業發放數千萬無有效財產抵押的信用貸款的情形,同一借款人也可以向多家銀行、小貸公司貸出巨額貸款。
四、金融糾紛主體的常見法律問題及分析
(一)銀行債權人存在的問題
1.合同簽訂程序瑕疵。部分銀行在合同簽訂程序上不規范。一是未執行“面簽”制度。部分案件存在擔保合同非本人簽字的情況,導致當事人對擔保合同的效力發生爭議。二是可能存在合同重要條款處留有空白的情況,導致合同相對人在庭審中往往以此作為抗辯。
2.合同條款約定不明。一是信用卡案件中,信用卡領用合約中一般僅約定銀行有權計收滯納金,但未約定具體的計收方式等。二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多數銀行提供的格式合同中,未明確約定保證人的保證與物的擔保的清償順序。三是提前收貸存在問題。部分銀行對提前收回貸款利息計算未明確約定,部分銀行宣布提前到期手續不完備。
(二)小貸公司等非傳統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
1.借款資金流向偏離政策規定。根據規定,小貸公司應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面向農戶和微型企業提供信貸服務,不得跨區域經營、不得放高利貸,且有3個70%的限制。然而,在審理實踐中發現,從小貸公司借款主體來看,大多為中小型民營企業或者企業主,廣泛分布于相城區、本市其他區域以及無錫、寧波等長三角地區其他城市。從借款用途看,多數借款系作為公司流動資金或者銀行借貸周轉的短期“過橋資金”使用,具有集中性、短期性、過渡性的特點,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小貸公司的業務行為已經偏離政策規定,嚴重影響了支持“三農”和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目標的實現。
2.違規操作、逃避監管特征明顯。小貸公司對同一借款人通常有貸款額度的限制,不少案件中發現,合同當事人涉嫌為了規避這一限制,由實際借款人作為保證人,而由其他人作為名義借款人,借款實際由實際借款人使用。但是,小貸公司在訴訟時主張借款借據、合同上簽字的人即為實際借款人,而真正的借款人及名義借款人雖然持有不同意見,卻并無充分證據證明,法院在裁判時只能依法根據證據予以裁決。
3、非典型性還款存在風險。一是由他人借新貸還舊貸。這種還款方式將導致借款人與案外人之間、借款人與小貸公司之間發生多重法律關系,可能引發連環訴訟。二是簽訂新合同續貸。有案件中,僅有一個交付借款事實,而借款人卻出示多份借款合同,小貸公司則否認存在多份借款合同。這使借款關系復雜化,對于借款事實的認定以及利息、違約金等的計算都將產生直接影響。
(三)金融糾紛中借款人、保證人風險意識缺乏
1.借款人缺乏貸款風險意識。部分借款人對自身還款能力預估不足,盲目借貸,缺乏風險意識,缺少對借貸各節點企業現金流的統籌,對因延期支付利息而導致銀行提前宣布到期的法律后果認識不足,銀行一旦宣布提前到期,借款人便無法一次性償還借款本息。
2.保證人缺乏擔保風險意識。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及擔保追償權糾紛中,一般會存在幾個保證人,借款人和保證人在辦理業務手續時口頭約定,保證人對擔保金額進行平分,保證人出于幾個人共同分擔借款風險的考慮而提供擔保。保證人對簽字的法律后果無意識,認為僅是幫忙簽字,對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缺乏預見。案件審理中,保證人經常抗辯稱對連帶保證責任不理解,僅對借款的一部分承擔保證責任。
五、經濟新常態下依法應對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的建議
(一)政府層面。金融監管部門應牽頭建立行業征信系統對接機制,引導銀行業、小貸公司、保險業、擔保業之間加強合作,提升物和信用等擔保的質量,及時掌握借款人和擔保人資信狀況的動態,以達到控制、分散、化解貸款風險的目的。要加強對小貸公司的監督檢查,定期評估小貸公司的運行風險,有針對性地進行風險控制措施的指導,確保其合法合規穩定經營。
(二)金融機構層面。金融機構應建立“審、貸、查”分工負責和責權明確的管理機制,改進信貸風險監控方式,強化貸前、貸中和貸后各個環節的風險檢查與控制,杜絕違規、違法放貸,提高放貸質量。放貸前,應當審慎考察貸款人的資信、還貸能力、項目可行性等;放貸后,加強跟蹤監督,定期考察借款人的實際經營狀況及財產變動情況。小貸公司應控制信貸風險,確定主營業務方向,落實政策允許設立小貸公司的初衷。
(三)金融糾紛自然人層面。金融消費者在向銀行、小貸公司等金融主體借款時,應當強化金融法律風險意識,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企業生產經營需要選擇相應的金融服務,不應盲目擴大生產,更不能將資金借取后用于股票、賭博等用途。保證人應當在正確認知擔保法律后果的前提下提供擔保,簽署合同時應明確了解提供的是物的擔保還是保證,及其清償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