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村贍養糾紛案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為此,筆者對豐縣人民法院2006年以來審結162起農村贍養糾紛案件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以期尋求解決贍養糾紛案件增多的對策。

一、農村贍養糾紛案件增多的原因: 

1.贍養人家庭經濟困難導致贍養糾紛。從案件分析,多數贍養糾紛案件發生在家庭經濟困難的農戶當中,由于子女家庭自身生活困難,家庭負擔較重,因此在贍養老人上不愿承擔自己應盡的贍養義務,引發贍養糾紛。

2.贍養人缺乏法律義務觀念引發贍養糾紛。部分贍養人的法律意識淡薄,道德觀念較差,無視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認為老人無力勞動,而吃、穿、用、住、疾病治療都需要自己經濟上的花費,把老人當做家庭包袱,漠視對老人法律上的贍養義務。

3.分家析產引發的矛盾帶來贍養糾紛。分家產引發的矛盾帶來贍養糾紛。農村多數習慣子女成家后分家獨自生活。一些老人不注意維護自身權益,將家產全部分割給子女,而完全依賴于子女供養。且在分家析產時在財產分割上存在的一些爭議產生日后贍養問題上的矛盾,造成子女在老人贍養問題上的互相推諉。

4.多子女互相推諉引發贍養糾紛。法院受理的贍養糾紛案件大多發生在多子女家庭,原因是這種家庭關系比較復雜,兒女之間、妯娌之間在贍養老人上相互扯皮、推卸責任。

5.長年外出務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落后地區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尚不健全,導致農村贍養糾紛較多。

6.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農村老年人無生活來源保障,經濟上完全依賴于子女,也容易引發贍養糾紛。

二、解決農村贍養糾紛案件增多的對策

1.要樹立依法養老的觀念。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力度,提高贍養老人的法律意識。通過開展法律宣傳教育,使群眾了解《婚姻法》、《繼承法》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提高公民的法制觀念。

2.妥善處理贍養糾紛案件,擴大社會教育范圍。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可選擇典型案件就地公開開庭審理,以起到審理一宗案件,教育一方群眾的效果。從而增強農村群眾的法制觀念和履行敬老養老義務的自覺性。

3.積極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發現有關家庭贍養糾紛出現及時調處,各基層調解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部門應認真做好贍養問題的調處工作,發現問題多做調解,及時處理,幫助老人盡快解決贍養問題。同時,對于不贍養老人的行為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村民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4.加強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我國目前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為了使農村老人獲得有效的社會生活保障。國家應象實施城市社會保障改革那樣,對農村采取社會統籌、養老保險、發放社會最低生活保證金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新機制,擺脫農村老年人生活完全依賴于子女的舊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