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
作者:孟曙光 發布時間:2007-11-02 瀏覽次數:1408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部分明確指出,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該部分是黨和國家當前及今后法治建設尤其是政法機關履行職責的指導思想,文字不多,但先后四次提到“權威”二字,作為履行法治建設重要職責的人民法院,如何提高司法權威、維護司法權維,進一步推進我國法治建設水平,是當前必須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各級司法機關尤其是基層法院應當從以下幾點出發提高和維護司法權威:
一、提高法官政治和業務素質,讓人民群眾信任法院、信任法官
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直接關系涉案當事人最為直接、現實的利益,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和為貴傳統觀念較強的國家中,老百姓不愿意輕易打官司,即便是企業間產生糾紛,訴訟也不是解決糾紛的首選,當事人選擇訴訟解決糾紛,基本是在通過其他途徑無法解決矛盾或者矛盾已經很尖銳的情況下作出的無奈選擇。本著對法院信任、對法官信任的心理,起訴到法院,法院能否給當事人一個公平、公正的解決方式,對糾紛雙方意義重大。
法官是否具備公平、公正、中立、高效的辦案理念,是否具備符合法官職業要求的政治、業務素質、職業道德,能否嚴格遵守各項廉政紀律,杜絕枉法裁判現象,是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的前提條件。只有不斷加強法官政治、業務方面教育、培訓和學習,才能有效提高法官素質,讓法官成為社會上最值得信任的人,才能有效提高司法權威。
二、準確理解、正確適用調解和判決,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這是肖揚院長對法院辦理民商事案件提出的指導方針。意在要求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時正確適用調解和判決兩種結案方式,在當事人自愿前提下調解結案,不愿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及時判決。這兩種結案方式無論采取取一種,都為了一個案結事了的目的。調解結案好處多有目共睹,但絕不意味著可以以調代判,久調不決,使調解成為部分當事人要挾對方、推卸責任、拖延還款甚至要挾法官的手段。因此調解必須建立在當事人自愿和不影響辦案效率的基礎上。調解結案如果能達到案結事了的目的,則有利于提高司法權威,但任何事物都應當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當事人不愿調解,或遲遲達不成調解協議,依然強求調解結案的話,反而有可能使調解成為部分當事人推卸責任的籌碼,即便結案,當事人的糾紛也有可能沒有得到解決,甚至可能給法院帶來不必要的隱患,達不到案結事了的目的,這是對調解結案的錯誤理解,反而會損害司法權危。對于這類案件應該嚴格分清當事人權利義務及時判決。
三、強化生效裁判文書執行,及時兌現裁判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
司法的權威來自于司法過程中產生的權利義務得到有效地遵守,作為司法成果表現形式的法律文書得到及時地履行是司法權威最直觀地體現。司法的過程是運用法律去矯正被破壞的社會秩序,使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通過裁判文書直接作用到具體個人。裁判文書規定的權利義務不能得到及時變現,是對司法的勞動成果的否定,更是對司法權威的否定。因此,筆者認為當前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應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格規范并進一步加強對生效裁判文書的執行,使裁判文書規定的權利義務及時得到兌現,真正通過司法維護社會正義,使守法者得到保護,違法者受到應有的制裁,讓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書者對自己的行為付出更大的代價,真正通過裁判文書的執行,為人民群眾解決糾紛,進而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的認同度、信任感,這將對維護和提高司法權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強宣傳,讓社會了解司法工作
司法工作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司法單位和司法工作者應當對自己的工作加強宣傳,讓社會了解司法工作,理解司法工作,進而支持司法工作。通過宣傳,將司法過程公布在陽光之下,讓守法者對司法工作充滿信心,讓違法者和將要違法者看到違法的后果,讓司法更具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