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似蕪雜的大千世界其實有一條很清晰脈絡,那就是“利”字。人們圍繞這個“利”字相互交錯,編織成了一張龐大無形的社會網絡。在這張網里,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追本逐利。

只是,利字當頭,使人難免不會見利忘義,丟失做人的基本原則。目前,我國正處于政治體制的轉型期,官員的權力受到制約不夠,在這個處處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我們有一批官員開始濫用職權,樂此不疲地一頭扎進錢眼里,以權牟利,中飽私囊。當他們居有毫宅,行有房車,坐擁美色,前呼后擁,沉湎于權力帶來的快樂時,卻失掉了自己為官的根本,更失掉了人民群眾的信任,甚至淪為階下囚,而失去了自由。

想來,古往今來因貪贓枉法的蕓蕓眾生們,如明代劉謹,清代和坤,總是利用職權,不擇手段地謀取不義之財。可是,當他們謀得萬貫家財之時,也是自身毀滅之日。如此,不僅自己享受不到萬貫家財,就連原有的人格也喪失了。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偷雞不著,反而丟了把米。《紅樓夢》中說的“因嫌紗帽小,只把枷來扛”,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因此,人生的辯證法總是無情的,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更多,反而失之更慘。過于貪心的人,不僅享受不到“利”字給自己帶來的幸福,而且弄不好最終還會把自己的一生也賠上了,這確實很不劃算。然而,這種不劃算的“生意”就是有人干,古代有之,當今步其后塵者仍不鮮見。

能經得住“利”字的誘惑,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大智慧。面對得失,誰都要反復計算,權衡取舍,往往這種計算要相伴人的一生。古代有位叫公儀休的官員,就懂得“有”和“無”的哲理,他很喜歡吃魚,于是有人便投其所好,送魚給他。但都被他拒絕了。送魚的人不解,說:“您不是很喜歡吃魚嗎?為什么不收魚呢?”公儀休回答:“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我不能收你送來的魚。因為收了你送來的魚,我就犯了受賄罪,就有可能被撤職,烏紗沒有了,俸祿也就沒有了,我還拿什么東西買魚呢?”看來,這位公儀休是懂得一點人生的辯證法的,他能守住自己的“無”,卻使他有取用不盡的買魚錢,從而使自己的日子過得很不錯。?ィ?

??因此,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無欲;天下之禍,無大于不知足。”把握眼前其實就是珍惜未來,為政清廉其實就是留住幸福。“有”和“無”的辨證法確實是當今官員們必須掌握好的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