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案張某持已還款借條索債是否構成犯罪
作者:董正遠 發布時間:2011-02-22 瀏覽次數:563
2009年10月,吳某向朋友張某借款25萬元,并出具書面借條。2010年9月,吳某將此筆借款本息償還給張某,張某將一份假借條交回給吳某,吳某未發現是假借條,當場撕毀了該假借條。還款后,張某又持真借條訴訟至法院,要求吳某償還25萬元本息。
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形成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理由是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犯罪。理由是本案中張某隱瞞真相,以違法占有為目的,符合詐騙罪的特征。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了詐騙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作虛假陳述,提供偽造證據,使法院作出對自己有利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是訴訟欺詐。訴訟欺詐行為,我國刑法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應當參照普通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來確定是否構成犯罪。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有四個,分別是主體、客體、主觀、客觀要件。主體要件是一般主體,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本罪。客體要件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公私財產所有權,不構成詐騙罪,如以欺騙方式拐賣婦女、兒童的。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但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為刑法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主觀要件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客觀要件是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應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本案中,張某在吳某償還借款后,將假借條交回給吳某,又持真借條到法院提起訴訟,隱瞞了吳某已經償還全部借款的事實真相,意圖利用的法院的職權再獲取吳某的巨額財產,是一種非常明顯的欺詐行為,這種行為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且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應當以詐騙罪對張某進行懲處。如果最終其訴訟請求未獲得法院的支持,則是詐騙未遂。
也許有人認為我國刑法并未明確規定訴訟欺詐行為,根據“罪刑法定”原則,不能定罪處罰。這種理解筆者以為片面理解了“罪刑法定”原則的本義。刑法沒有規定訴訟欺詐行為,只表明不能以“訴訟欺詐罪”這樣的罪名來定罪量刑,但該行為只要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可以詐騙罪定罪量刑,這顯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則。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答復不是司法解釋,不具有強制性,可以參照執行,但不是必須執行,所以說本案張某的行為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