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得也。”這是《禮記》中的一句名言。其含義是有德的人,也就是有得。但得到的卻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別人的尊重,做人的尊嚴。由此可見,“德”與“得”二字雖然同音,但含義卻大相徑庭。

古往今來,因“德”而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因“得”而身敗名裂者同樣是史不絕書。要說“德”與“得”,還真是如影相隨。在貪“得”之后,緊隨著的便是缺“德”。比如:得到了一次非分的公款吃請,便缺少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一筆小人的賄賂,便缺乏了當權者的政德。因貪婪,想得到更多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到頭來,毀掉的只能是自己的前程和生命。

凡是以“得”為先,貪得無厭從而葬送前程和生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大到陳希同、王寶森,小到一般的貪污、受賄者,他們每“得”一次就向葬送自己的墳墓邁進一步,無不是自絕于黨、自絕于人民,重則丟掉了腦袋,輕則鉆進了牢籠。只為“得”而不顧慮“德”,多行不義必自斃,教訓深刻,永遠令人警醒和反思。

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為首”。看來,“德”與“得”之間,當以“德”為先。焦裕祿“心中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視百姓為“上帝”,以自身為“仆人”,無私奉獻,艱苦奮斗,死而后已。盡管他們已離我們而去,但至今仍得到人民的深切懷念。作為公仆,以“德”為先,就會體恤民疾民苦,傾聽民意民聲,而不會搜刮民脂民膏,更不會做出損國害民之事。這樣的人,自然會得民心,而民心是“金不換”的財富。由此看來,弄清“德者,得也”的含義,對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無疑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