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搭建服務群眾大舞臺
作者:費光明 發布時間:2015-11-06 瀏覽次數:2264
三年來,他們共辦理案件2290件,沒有發生一起信訪、投訴,他們一共6人,平均年齡不到28歲,卻多次榮獲各項表彰,今年5月,他們被授予“淮安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他們以“人民滿意”為出發點,以“執法辦案”為立足點,堅定理想,奉獻青春,共同維護法槌下的公平正義,他們就是淮陰區法院漁溝法庭干警。
公正司法的“實踐者”
“小案子彰顯大品格,李庭長清正廉潔,公正司法,維護正義,值得稱贊。”10月26日,劉某將印有“秉公辦案、高效廉潔”字樣的錦旗送至漁溝法庭副庭長李繼先手中時,由衷地說道。
家住浙江的劉某是一起建筑合同案件的當事人。2014年,他承建了某公司廠房建設工程,工程竣工后,公司以廠房質量不過關為由,拒絕支付工程款,為此,劉某一紙訴狀將公司告上法庭。
審理中,劉某擔心被告是本地公司,自己又是外地人,法官辦案會有所偏向,遂攜帶現金至法庭,請求多多關照。李繼先嚴詞拒絕,并為他釋法說理,打消其心中的顧慮。李繼先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為了能夠公正審理該案,他多次到施工現場調查取證,了解工程建設實際狀況,由于該案涉及工程建設專業知識,他便利用下班、節假日時間,到市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并征求行業專家意見。最終,依法支持了劉某的訴訟請求。
收到判決書后,劉某感動不已,制作錦旗向法官表達自己深深的敬意,于是出現了上述的一幕。近年來,該庭共收到當事人感謝信3封,錦旗2面,拒收當事人禮金價值1.2萬元,用公正司法維護著法官的榮譽。
矛盾糾紛的“滅火器”
農村糾紛無小事,對他們之間的問題如簡單判決,不但不會化解矛盾,反而可能會進一步激化矛盾。漁溝法庭的干警對此深有體會。
“他無情,我就無義,如果再不給我說法,我就住到他家吃喝!”今年5月,轄區村民錢某將其姐夫王某告上法庭,在法院立案時,他叫嚷著。
原來,錢某在王某所開的木材加工廠打工,在施工過程中受傷,雙方就賠償未能達成一致。該案被分到漁溝法庭審判員陳海孝手中,為了能夠化解矛盾,挽回親情,他第一時間與當事人聯系,詳細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得知王某因買方多筆木材款未到付款期,暫時沒有經濟能力賠償錢某損失,但錢某又急需費用用于治療,為此,雙方言語不和才鬧出了矛盾。
對癥下藥方能事半功倍。陳海孝法官沒有就案辦案,他主動與錢某的父母溝通,請他們協助法院做兒子錢某、女婿王某的思想工作,并希望雙方能夠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經過多次溝通交流,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王某分期賠償錢某各項費用。這個“一石三鳥”的調解,既解決了錢某治療費用問題,又緩解了王某的經濟壓力,更化解了兄弟間的親情危機。
這只是該庭立足執法辦案,有效化解矛盾的一個縮影。三年來,共調解、撤訴結案1529件,占比達66.8%,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司法為民的“新樣本”
漁溝法庭位于淮陰西北部,下轄5個鄉鎮,面積490平方公里,轄區人口22.6萬余人。針對轄區面積大、人口數量多、經濟發展快、涉案糾紛集中的特點,該庭積極開展“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活動,打造司法為民“新樣本”。
“秸稈能不能燒、青蛙能不能抓、病豬能不能賣……” 一個個“接地氣”的法律問題擲地有聲的拋出。原來,該庭的法官正在為當地村居的干部群眾宣講法律知識。
“沒想到不辦理機動車強制保險會有這么重的后果,回去馬上給我的手扶拖拉機買保險。”聽完課后,村民孫大哥有些后怕地說。
法律宣講只是“法官參與黨群議事會”活動的其中之一內容,該庭充分利用農村村支“兩委”召開黨群議事會這一平臺,法官應邀參與其中,開展巡回審判、矛盾調處、培訓人民調解員等,普及法律知識,拉近與群眾距離。
“漁溝法庭法官走出法庭,走進村居,宣講法律知識,發放法律書籍,現場解答疑惑,與群眾面對面、心連心,讓司法的陽光照進基層百姓的心中。”漁溝鎮人大主席朱東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