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傳感網感知司法給力
作者:趙正輝 發布時間:2011-02-21 瀏覽次數:1044
作為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江蘇省無錫市在國家傳感網產業中承擔著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無錫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傳感網產業發展路徑,在標準建設、研發核心技術、推動示范應用上取得了突破。可以說,“感知中國”,無錫發力領跑。其間,無錫法院力諫加強“立體”保護,采取措施堵塞知產保護漏洞,提出相關建議推動傳感網產業快速發展。目前,一些用戶已經感受到了傳感網的現代價值和發展潛力,同時傳感網也感受到了司法給力。
力諫“立體”保護
2009年11月,無錫被批準為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2010年年初,傳感網工程全面展開。作為先導性新興產業,傳感網的每項技術成果都牽動著系統神經,成為專利“獵頭”的目標。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敏感地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將成為這項新興產業成敗的關鍵。只有做好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無錫才能夠打好這一仗,為這項國家戰略性工程作出貢獻。
2010年春節剛過,無錫中院副院長趙建聰就帶領知識產權庭走訪了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進行相關的調研。
美新半導體是全球第一家從事研發、制造和銷售微電子機械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和模擬及混合信號集成電路的公司,擁有40多項專利技術,其產品在海外市場占據極大份額,是無錫傳感網行業的龍頭企業。
隨后,趙建聰一行還調研走訪了無錫納微電子有限公司、紅豆集團等。
在對傳感網企業進行密集調研后,無錫中院知識產權庭走訪了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劉海濤領導的無錫傳感網產業研究院。
劉海濤詳細介紹了當前傳感網的發展情況、前進趨勢以及傳感器網絡(WSN)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情況。
通過調研,無錫中院對傳感網產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對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困惑、盲點及面臨的問題有了清晰的了解。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2010年4月,無錫中院向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提出《關于加強無錫傳感網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建議》,提出了對傳感網知識產權進行司法和行政立體保護的十一項建議。
這份司法建議得到了全部采納,無錫市委、市人大充分肯定了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促進無錫傳感網發展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力堵“防護”缺失
“生個孩子隨了別人的姓。”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某軟件開發企業研發的一款v-park信息服務軟件被境外公司專利搶注,企業一度陷入被動困境。這是前些年的一幕,也是國人最不愿看到的窩心事。
雖然傳感網產業起步以來沒有一起訴訟,但無錫中院發現,傳感網產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決策管理人員知識產權法律意識較為缺乏;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制度和工作經費保障普遍缺失;知識產權權利歸屬界定不甚明確;知識產權內容相對單一;相關知識產權法律、政策配套不夠;潛在訴訟風險不容忽視。
無錫中院知識產權庭庭長蔡毅介紹,目前,對外來的傳感網知識產權缺乏中介機構的有效審查,難以判斷該無形資產的合法權利人。稍有不慎,一旦合法的權利人主張權利,則企業可能面臨巨額的經濟賠償,甚至影響企業核心產品的繼續發展,落到“為他人打工”的境地。
而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則可能喪失維護自身權益的時機,無法有效遏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發生,最終會破壞傳感網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為有效提升傳感網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無錫中院采取了措施,力堵漏洞,彌補不足。
2010年4月,無錫中院出臺《為促進全市傳感網發展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標志著傳感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進入核心區和實質領域。
法院還力促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優化傳感網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2010年8月,在無錫中院提議下,無錫市政府牽頭組織成立了傳感網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門機構。全市建立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網絡,目前已有800余家企業加入。
無錫中院還編發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系網絡信息通訊》,每年至少向企業發放6期。此項工作榮獲無錫2010年“政法工作創新”一等獎。
趙建聰認為,傳感網這個新興產業可能掀起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浪潮,其中盤結著許多的法律問題,需動員全社會共同努力來保護傳感網發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為此,2010年,無錫法院與市知識產權局合辦了兩期“江蘇省知識產權工程師培訓班”觀摩庭審活動并進行現場教學;與市司法局、市律協、市高新區知識產權局等聯合舉辦以“打造企業知識產權高地”、“企業專利司法行政保護創新論壇”等主題的研討會,在全市形成司法與行政共同保障和服務企業自主創新、打造知識產權高地的強大合力。
“挖人公司”的倒賣人才行為讓企業最為頭痛。“一汽錫”法務部人士形象地比喻:自己辛辛苦苦養的雞,一不小心,就會跑到別人家去下蛋。
蔡毅認為,企業對人才的培養、使用和管理是傳感網保護專利權的重要一環。
無錫中院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提示企業做到對新進員工進行知識產權背景調查、采用知識產權保密信息分級管理制度、對不同性質的技術、商業信息進行分級管理等多項防范措施。
法爾勝集團公司是江陰市20家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傳感網發展的重點企業。2010年,該企業在法官的引導下成立了知識產權安全保衛部,增加了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
據悉,目前無錫相關企業均成立了保護知識產權的相應部門,構建了合理的專利與商標管理保護法律機制。
力推“裂變式”發展
矗立在大海上的鉆井平臺都需要用四級錨鏈鋼,以達到抗腐蝕、抗12級臺風的目的。江陰“興澄特鋼”開發出了這一“國家級新產品”,填補了中國特鋼史上的空白。
前段時間,美國一個鉆井平臺發生側傾,幾乎所有扎在海里的錨鏈都斷掉了,唯有MADE IN CHINA的“興澄特鋼”錨鏈沒斷。事件發生后,“興澄特鋼”海洋系泊鏈用鋼的出口量一下子猛增10倍。目前,這種海洋系泊鏈用鋼已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0%。
“興澄特鋼”發生了“裂變式”增長,這與企業專利保護密不可分。
兩年前,江陰市人民法院成立了知識產權庭,“興澄特鋼”便成為司法保護的重點企業,企業加入傳感網司法保護網絡,法官曾多次深入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培訓。目前,“興澄特鋼”成為國際市場上的中國標志。
紅豆集團去年完全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年實現利潤超過2億元,同比利潤增幅超過20%。“成績的取得與企業技術提升和法院對紅豆品牌的司法保護密不可分。”紅豆集團法律顧問室主任鄧婉秋說。
據鄧婉秋介紹,紅豆集團大力發展傳感網技術,用戶通過在倉庫貨物上安裝的傳感器,隨時可以掌控庫存物品的型號、數量及存儲時間;各種服裝新品的展示也只需要用戶點擊手中的遙控器按鈕,就能得到合理的色彩、款式搭配。
紅豆集團位于錫山區,錫山區人民法院在企業培養和引進傳感網技術人才過程中,給予了“全天候”的司法服務,開通了服務熱線。去年,該院法官還曾兩次給企業管理層進行培訓授課和面對面的指導,幫助他們有效防范人才和技術流失。
以風電、光伏、汽車零部件、新資料等產業領銜的新興產業集群的惠山區前洲鎮,2010年實現產值39億元,同比增長116%。
前洲印染廠行業協會負責人杜正介紹,前洲法庭是他的主心骨,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企業知識產權發展保護規劃,企業的人才一個也沒有流失,商標、專利也沒有一個被搶注或冒用,“都是法庭的法官出的主意好”。
根據規劃,無錫(南長)國家傳感網信息中心將圍繞傳感網產業構建微納流控芯片、傳感器測試、無錫射頻識別三大技術平臺,建設精密器件、智能工業、環境監測等八大產業門類,目前正推動建設“感知太湖智慧水利”、“感知太湖智慧環保”等一大批傳感網應用示范項目。
“傳感網產業的發展,必將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利益格局的調整,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及訴訟也會隨之增加,我們正在完善應對機制。”無錫中院院長褚紅軍說。
相關鏈接
何謂傳感網
根據百度百科,傳感網又稱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通過互聯網把物品與物品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中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通過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監聽到家里的動靜,得知小孩和老人的狀態,這就是傳感網的部分功能。可以說,傳感網時代的腳步已悄悄臨近。
司法創新 與新興產業同步
訪談對象 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褚紅軍
法周刊:新興產業的發展對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無錫法院是怎樣來適應這一新情況的?
褚紅軍:“創新”與“法治”是無錫市委確定的推動“十二五”發展的兩大法寶。為建設創新型經濟領軍城市,無錫市“十二五規劃”進行了重大戰略部署,確定了物聯網、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微電子、新材料與新型顯示、軟件與服務外包、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意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把戰略性新興產業變成經濟的新增長點和未來的支柱產業。
面對城市戰略的“華麗轉身”,法院必須主動服務,從園區開發、技術引進、設備購置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各方面提供司法保障,這也是能動司法的具體實踐。
傳感網等新興產業的興起,給司法提出一些新的課題,傳統的辦案理念和模式不能完全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創新司法是適應新形勢的必然要求。
就傳感網而言,應當確立“預防司法”的理念,不能等著專利被侵權的事實發生再去做工作,不能坐堂問案,否則企業和國家要蒙受巨大損失,新興產業發展會遭受到挫折。司法不是“馬后炮”,而是“河前車”,要問需于企業,問計于企業。因此,我們要在傳感網起步的同時進行調研,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議,建立立體的傳感網司法保障網絡。
從方法上來講,也必須創新,而不能簡單地搞個咨詢、講個法律課。我們充分運用網絡這個現代化的傳媒手段進行宣傳、提示和解答。去年以來,我及法院其他領導同志先后多次在無錫新傳媒網站進行宣講和對話網民,網民反應非常熱烈。
通過建立預警機制等大量的預防工作,效果已經顯現。統計表明,2010年無錫全市法院的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20%有余,沒有發生專利技術流失事件。
法周刊:創新司法是一個永恒的追求,無錫法院是如何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的?
褚紅軍:這些年來,我們做了大量的司法創新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些創新有審判機制的改革,也有審判方式的改革。
比如,無錫成立了全國第二家、江蘇省首家環境保護審判庭,創新保障服務生態城市建設的機制,特別是在環境保護公益民事訴訟方面在全國打出了富有無錫特色的品牌。還有,崇安區人民法院發出全國第一張反家庭暴力的“人身保護令”,南長區人民法院成立“助殘工作站”等。
創新司法需要能力做支撐,機制為條件,氛圍來烘托。
這些年來,我們開展創建學習型法院活動,成立青年法官法學會,努力培養學者型法官。全市法院37%的法官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兩人獲得博士學位。大力開展調研活動,提出“不抓調研的領導不是好領導,不會調研的法官不是優秀法官”的口號,每年都有一批調研成果獲得各種獎勵。因此,我們的法官不僅會辦案,而且還能夠在審判實踐中進行理性思考,總結經驗。
法周刊:目前,無錫法院司法創新成果豐碩,下一步有什么新目標?
褚紅軍:下一步工作機制的創新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正司法推動社會管理創新;二是以創先爭優為主線,抓黨建、帶隊伍、促審判。使能動司法的實踐活動更加貼近大局、貼近民生、貼近現實,努力在促進社會管理創新上有新作為,在社會矛盾化解上有新成就,在加強隊伍建設上有新跨越。
今年,法院工作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無錫法院要在環境生態保障、勞動爭議化解和防止家庭暴力等原有的創新項目上有新發展,還必須在新的創新項目上迅速出成果,特別是對傳感網司法保護這些事關全局、牽動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問題,做到早著手、早謀劃、早解決,努力用“預防司法”減少矛盾的發生,用“智慧司法”化解各種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