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開展農村清財化債專項司法調研活動
作者:楊海平 伍曉偉 發布時間:2007-07-13 瀏覽次數:1502
本網淮安訊:今年金湖縣“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普遍反映鎮村級債務包袱沉重,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鎮村債務已影響到鎮村兩級組織的正常運轉,化解鎮村債務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金湖法院黨組根據代表、委員的建議和議案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急基層之所急,決定從4月下旬開始,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化解村級債務專項司法調研活動,從中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并將這次活動作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實施意見》的一項具體內容。
這次專項司法調研活動,該院共組建11個調研小組,每個組由一名院領導帶隊,對全縣11個鎮、117個行政村和9個農村居委會的債務負擔進行全面調研。活動采取與鎮村兩級組織聯動的方式,邀請鄉鎮人大主席團和政府有關農經和財稅部門參與。調研內容重點為:村級債務數額和類型、債務形成原因、債務造成的具體影響、清欠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村級應收債權數額及未清收原因、對人民法院在清財化債工作中如何發揮作用的意見和建議等。在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法院依據職能幫助鎮村清財化債的具體途徑和方式,以進一步發揮人民法院在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的職能作用。
農村債務形成的原因
綜合各調研小組的調查結果,截至目前,全縣117個行政村和9個農村居委會共有債權7483.75萬元,村(居)平59.39萬元;村級債務12140萬元,村(居)平96.35萬元,最多的村集體負債高達近300萬元,因債務纏身,導致村級組織無法正常運轉。究其債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村與村之間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墊支農民拖欠規費形成的債務。在農村稅費改革之前,每個農戶每年都要承擔一定數額的農業稅和集體的“兩金一費”,長期以來,稅費上繳被列為農村“三大難”工作之首。每逢稅費征收期間上面壓、農民拖,村組干部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對農戶拖欠的部分,村組干部只好到處借錢墊繳,還要承擔被借錢人的利息,這樣又形成了新的債務。據不完全統計,全縣農戶累計拖欠規費3000多萬元。
二是超承受能力辦事形成的債務。近十年來,農村道路、自來水、有線電視、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加速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興辦這些公益性事業雖然有上級扶持政策,但補貼的資金遠不夠實際所需,還要基層拿出配套資金,由于基層財力有限,完全向農民攤派政策又不允許,村組只有借資來辦。僅近幾年農村道路建設一項,基層所承擔的配套資金累計達1300多萬元,其中除一部分通過“一事一議”籌集外,還有100多萬元主要靠村組干部借資來完成。
三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陳欠往來形成的債務。這方面的債務主要包括興辦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并村聯組等。尤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農村大力興辦集體企業,不少村盲目舉債辦工業,有的以村委會名義為企業擔保貸款,由于對市場缺乏了解,產品不能適銷對路,這些企業多半只開花不結果,也有的連年虧損,村集體不但沒有增加收入,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如該縣金北鎮洪圩村曾先后辦過糧食加工廠、醫用敷料廠,兩企業倒閉后村集體累計負債30多萬元。
四是拖欠村組干部工資形成的債務。農村村組干部工資報酬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靠村組“代統籌”(統籌取消后,現改為政府轉移支付);另一方面靠村集體經濟收入。就金湖縣農村經濟狀況而言,有40%左右的行政村存在收不抵支,村集體是個空殼子,所以由村集體支付干部工資的部分,只能靠掛賬記入往來。據統計,全縣125個行政村累計拖欠村組干部工資960多萬元。
五是村級財務管理不嚴亂支濫支形成的債務。調研中發現,少數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也有的村財務制度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支筆”變成“多支筆”審批,今天村書記批條子,明天村主任報發票,不管該不該支,也不管是借的錢、是貸的款,反正集體給兜著,還美其曰:“虱多不癢,債多不愁”。有一個村原本村集體就收不抵支,卻在不到兩年時間里超規定經費外支出近20萬元,其中招待費就高達6萬余元,而且多數是白紙條入賬,對此群眾很有意見。
對化解村級債務的幾點建議
專項調研活動中,各小組對被調研對象暴露出來的問題,認真進行剖析和研究,查找問題的癥結以及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積極為農村基層組織化解債務進言獻策,并以書面的形式撰寫司法建議提交給相關鎮村。通過匯總和梳理,歸納如下:
一是進一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嚴格控制新的債務發生。針對目前農村財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分析研究,制定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管財、管事、管人,同時要加大制度貫徹執行的督查力度,做到令行禁止。要嚴格控制辦公經費以外的支出,大力倡導勤儉節約、增收節支。今后村里興辦各類公益事業,要堅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在不發生新的債務的前提下為群眾做好事、辦事實,制止舊債未清新債又壘現象的發生。
二是對村級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財核資,完善確認手續。開展全面財務審計,逐村過堂,盤清家底,無論是債權,還是債務,債權人與債務人都要逐一見面核對,在雙方確認的情況下,完善好相關手續。對村級債權,堅持應收盡收,對暫時還款有困難的,要與其簽訂還款協議,立據計息限期還款,對有還款能力拒不履行還款義務的當事人,在說服教育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司法程序予以解決。對村級債務,也要與債權人履行好償還手續,對有息債務,通過雙方協商的方法,采取掛息還本,以減輕償還的壓力。
三是多措并舉化解債務,確保取得實效。解決村級債務問題,關鍵靠基層、靠自身,靠“骨頭上長肉”,必須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具體措施上,除了靠清收債權償還債務外,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上,增強造血功能。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方法之一,盤活集體存量資產。對過去辦企業留下來的舊廠房、教學布局調整后的閑置校園以及村組集體所有的路岸、圩堤、池塘等,通過招標租賃、重新發包等形式使其變廢為寶,重新發揮經濟效益,增加集體收入。方法之二,“引鳳筑巢”辦企業。該縣金北鎮,近年來依托撤并后留下的幾所閑置的校園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先后興辦了服裝廠、玩具廠、木器廠、蒿茶廠等6家企業,不僅使閑置資產得到了有效盤活,而且就地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一舉多得。方法之三,創辦經濟實體。可以嘗試村組干部離崗創業,領辦、創辦中介組織,如農產品營銷協會、勞務輸出協會等,既為農民群眾解決了農產品賣難問題,又便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同時從中還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據了解,金湖縣委、縣政府對村級債務形成的原因以及化解村級債務工作高度重視,專門召開了會議,并以文件的形式對化解村級債務重要性、目標任務、方法措施、領導責任,著了明確和部署,同時決定縣財政每年安排財政轉移支付300多萬元用于經濟薄弱村化解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