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7月24日電 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三家聯合通知安排集中打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活動。江蘇高院接到通知后迅速作出部署,全省各法院相繼成立打擊拒執罪專項活動領導小組,由院、局領導牽頭,確保專項活動取得實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我省三級法院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拒執案件數555件,移送人數582人,實際判決案件數56件。向公安機關移送協助司法拘留被執行人數4096人,公安機關實際協助拘留510人。通過專項行動的扎實開展,有力打擊了“老賴”拒不執行、抗拒執行的囂張氣焰,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起到了較好的震懾作用。

  一、加強溝通協調,認真推進活動開展

  一是開展案件梳理工作。針對被執行人存在的拒不執行的行為,省院要求全省法院組織干警對案件進行集中梳理,對涉嫌構成拒執罪的案件進行專門研究。二是加強與公安、檢察機關的溝通協調。活動期間,轄區各法院積極與公安機關協調,就移送案件的相關情況多次溝通,并就相關案件的證據補充等問題進行會商。

  二、依法開展活動,切實注重實效

  我省三級法院執行局嚴格按照專項活動文件要求,組織精干力量,安排執行局一名副局長專門負責摸底排查未結案件被執行人情況、匯總涉拒執罪證據材料。執行局對執行案件進行梳理排查后,發現可能涉嫌拒執犯罪的線索,主動與本院刑庭進行溝通,在刑庭對案件證據、線索的查證方向指導下,對符合移送公安機關偵查條件的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公安機關偵查中需要配合的,法院執行局給予全力配合。在打擊拒執等犯罪專項行動中,針對事發突然性很多證據材料來不及固定,從而為后續的追究刑事責任帶來困難等問題,我院要求各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必須使用執法記錄儀,一方面規范了執行行為,另一方面更好的做到辦案留痕,固定證據。同時,部分法院利用4G單兵裝備與車載執法儀,實時傳輸數據到執行指揮中心,以便更好的對案件證據收集與保存。

  三、加大信息查控,進一步固定當事人犯罪證據

  當事人明明有履行能力,但謊稱無財產可供執行一直是執行過程中的難點。目前,省內31家商業銀行與省法院簽訂了信息查詢協議并建立了“點對點”司法查控系統,撒下天羅地網,讓隱匿財產的被執行人無處遁形,利于法院固定當事人隱匿財產的證據,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僅今年上半年,該系統就完成查詢1212萬次,查詢到被執行人銀行存款1339億元。在同期全省法院執結案件數量較去年僅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執結標的總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33.03%,達到535.99億元,與金融“點對點”查控系統的使用密切相關。省法院還積極推動并指導各市中院積極溝通協調帶有地方屬性的銀行、稅務、計生、車管等兩百多家單位建立了“點對點”查詢系統,使以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財產查控工作初步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此外,省法院與省公安邊防總隊建立網絡邊控系統,通過網絡簡化了邊控申請和辦理手續,使各級法院執行人員無需再在法院與邊防部門之間來回奔波,極大的提高了效率、節約了資源。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已借助該系統實施邊控916人次。

  四、加大信用懲戒機制,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強化推進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工作,要求從寬掌握被執行人納入“黑名單”的標準,并要求被執行人不納入“黑名單”的需逐級上報審批。對于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但構不成犯罪的被執行人,通過信用機制懲戒,擠壓其生存空間,倒逼其自動履行義務。上半年,全省法院共向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上傳被執行人信息145504人次,是去年全年的近一倍,已促使3424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各地法院還通過商業中心、繁華地帶大屏幕及公交地鐵視頻、互聯網、手機微信等載體,滾動播出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形成了有效的執行威懾態勢。下一步,還將擴大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的影響,擴大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傳播范圍,形成“天羅地網”式的信用懲戒威懾,積極營造“失信可恥、守信光榮”的社會輿論氛圍。

  五、精心宣傳,提升震懾作用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法院積極利用微信平臺等自媒體及時推送打擊拒執活動開展情況。在各新聞媒體的配合下,及時宣傳專項行動成果,起到了較好震懾效果。南京、蘇州、徐州等地多家法院向社會發布打擊拒執犯罪典型案例,一些法院還利用微博、微信、網站定期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社會反響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