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推小社區譜出司法和諧奏鳴曲
作者:茍連靜 發布時間:2015-06-23 瀏覽次數:2298
又是一年梔子花開時節。顧不得暗香入鼻,韓玉玲的腳步急急地穿過社區中的綠蔭大道,走向她再熟悉不過的黃巷街道民豐社區社居委大樓,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吳建良迎了出來:“韓庭長,歡迎您又來指導工作啦!”
韓玉玲是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把青春全部奉獻給了法院的她,前不久剛剛領到法官法齡屆滿三十周年被授予的“榮譽天平獎章”。但還顧不上感慨,還來不及自豪,她已經開始為七月即將到來的退休不舍起來。同樣不舍的,還有民豐社區上百戶接受過韓玉玲調解工作、享受過免費法律咨詢的社區居民們。
“黃金搭檔”將矛盾消弭在社區
“我們對韓庭長的感激之情,匯聚成一句話,就是她為我們這個社區和諧作出了直接的重要貢獻!”吳主任表示,多年來,韓法官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業務指導和各類幫助,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家庭和諧度和幸福感,而他和韓法官,也在默契合作中成了化解基層矛盾的“黃金搭檔”。
吳建良從書柜中拿出《人民調解卷宗存檔工作臺帳》,上面詳細記載著近十年來調解成功的近百個糾紛,他驕傲地說,得益于韓庭長的付出,尤其是2013年以來的24個案件,全部調解成功,無一例反悔。尤其是當中有13個調解協議向北塘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經審核法院均確認協議有效。至今,這些涉案當事人之間依然客氣友好、家庭和睦。
據了解,民豐社區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2003年開始入住時,拆遷辦讓居民們填寫了一張房產歸屬意向表,但直到2014年才開始辦理房產證和土地證。十幾年過去了,當初在意向表上簽字畫押的當事人中不少人有了變故,在房價飛漲的大背景下,近幾年來,社區居民中的房產繼承糾紛激增,鬧得不可開交的居民們涌入社居委,紛紛要求調停。
周大叔家的房產贈與糾紛,就是在韓庭長和吳主任的幫助下得以化解的。周大叔有兩套拆遷房產,2003年簽下的意向書,寫明了房產所有權歸獨生女娜娜。但近年來,隨著娜娜結婚產女后,父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周大叔決定撤銷房產贈與。
經過多次上門調解和法律解析,今年4月20日,雙方在人民調解室簽下協議,寫明周大叔撤銷贈與,兩套房產待兩位老人百年之后才由娜娜繼承,與此同時娜娜必須贍養好父母。
“實戰演練”磨礪出專業調解人才
多年來,北塘法院法官始終堅持與社區結對,通過送法進社區,一對一法律咨詢服務等舉措,將一個個具體的民事糾紛化解在基層,同時也培養出一支專業強、業務精的人民調解隊伍。
“我就是在韓庭長的一對一指導下成長起來的!”吳主任說,很多社區干部都是法律門外漢,不少人民調解工作人員都對法律一知半解,導致大家走了不少彎路。
曾經有工作人員調處糾紛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寫好調解協議,可不是格式不符,就是語言不嚴謹表述有歧義,更別提什么法言法語了,等到湊齊當事人簽字畫押后,把調解書送到法院一看,才發現根本就不符合法律規范,費了大勁兒敲定的協議無奈只能作廢。
如今,出自于民豐社區人民調解室的調解書都有了統一的模板,最后一個協議條款都有這樣的規范表述:“本次調解會達成的調解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達,當事人已明知本協議的法律責任、義務,是當事人在調解員的見證下,當事人在調解會上所簽的協議,不存在欺騙隱瞞、受脅迫等情況,如有違約,違約人承擔因此而產生的一切經濟及法律責任”。
基層調解工作的最終目標,不僅是要化解當下的糾紛,更要避免留下新的矛盾隱患。多年前的一起房產繼承案件讓吳主任至今還耿耿于懷。當時調解時只對房產進行了分割,沒有對老人的贍養費、醫療費等進行一并處理,最終導致原有矛盾沒解決,又現新矛盾。
在韓玉玲的指點下,如今,一旦遇到涉及老年人的房產繼承糾紛,調解員會將房產、贍養、醫療、護理費等方面一并制定出詳細方案。結合無錫本地的民風民俗,甚至還會視情況對喪葬后事等內容也有前瞻安排。
北塘法院自2011年起試水辦理司法確認案件,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司法確認程序正式寫入民訴法,自此,凡是經過法院司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若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當再次出現糾紛時,這些早已簽字畫押的調解協議成為了平息爭吵的最有效利器。
免費“司法大餐”提速法治建設
大約十年前,韓玉玲在街道社區進行法律指導時,主動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此后,她的手機就成了法律服務熱線電話,吳建良經常通過這個電話直接獲得來自法院的專業指導,還不時邀請韓玉玲到現場參與棘手糾紛的調解工作。
社區中老王遭遇了車禍,為了這起交通事故的賠償問題,老王琢磨著上法庭為自己討回公道,對打官司一竅不通的他找到了社區的人民調解室,但調解員也說不清楚,于是直接就給韓玉玲打去咨詢電話。咨詢了法官后,老王的心里踏實了下來。
老楊是一名建筑工人,不幸工傷死亡。家屬希望維護合法權益,一開始花了1000元找了一位律師咨詢,但最終因為心疼律師費沒有繼續聘請律師。回到社區后,家屬通過吳主任咨詢韓玉玲,最終與建筑公司順利達成調解。
與高昂的律師費用相比,通過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達成調解,大大降低了維權成本。經過法院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也增添了一份司法保障。
針對基層社區家事糾紛多的特點,北塘法院每年多次組織法官進社區開展青年法官志愿者法律咨詢活動。從院長到庭長,包括一線辦案法官,經常不定期為群眾們送法上門,走出了一條接地氣的普法之路。
韓玉玲是民豐社區普法宣傳的一個常客。在吳主任的協助下,她先后多次在社區中開展婚姻法和繼承法等主題的講座。通過鮮活的案例,運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為老百姓指點生活中的困惑,通過法律前置,將糾紛化解在法院門外。
韓玉玲和吳主任“司法搭檔”近十年的故事,僅僅是基層法治建設中的一個剪影。
在大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背景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法官繼續攜手基層人民調解員,在法庭外提供“零成本”法律服務,通過化解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糾紛,點亮了法治之路,溫暖了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