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
作者:楊峰 發(fā)布時間:2015-06-17 瀏覽次數(shù):2838
俗說五十知天命。我五十周歲那年,老父病逝,屈指已五年。是年我曾對自己的壽命作了個預測,大概也就與父親不相上下吧,還有三十來年一萬余天。這僅是從遺傳學角度推測,從邊緣科學來看尚無定論。
人過五十,就感覺衰老加快了。首先發(fā)現(xiàn)視力老化,每年以30度的驚人速度遞增;其次是骨關節(jié)開始疼痛,據(jù)說是頸椎和骨骼退化;再其次是思維緩慢了,人常說老謀深算,實際在于謀與算,等你謀過來算透帳,已水過八畝田。我急忙翻開醫(yī)書,注意飲食、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生活節(jié)奏、養(yǎng)身保健等等。然而,無論怎樣也留不住歲月了。
人過五十,就變得沒有什么表現(xiàn)欲了。過去加班巴不得一晝夜有兩個太陽輪流照,不遺余力地干,象孔雀開屏般顯示自己的美,總希望領導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加班總是躲著加,害怕“無能”的名份;過去做了一點事就怕別人不知道,現(xiàn)在卻隱著瞞著,生怕多事有事做錯事;過去有人送錦旗總感到很體面,現(xiàn)在覺得送十面旗子也算不上什么了,不求轟轟烈烈,只圖踏踏實實。我懂得了平淡和真實才是最重要的 。
人過五十,就感到十分懷舊了。陶淵明形容粥稀的詩“數(shù)米煮成粥一甌,鼻風吹起兩條溝。遙觀好似團圓鏡,照見先生在里頭”,就好似我童年時那貧困生活的真實寫照,至今難以忘懷。如今每當我聽到《八十年代新一輩》的歌曲時,就如同踏進歷史的畫廊,不免為我的青春處在那個激情的年代而激動,不免為這30多年來的人世滄桑而感嘆。我虛度與否,事業(yè)是否有成?近日,有高人指點:你如能擔得起責任,對得起自我,就稱之為“成就”了。
人過五十,就善于把一切看輕了。我這一輩子就謀了個不上“品”的小官,相比那些投機者們不免感到懷才而不遇;抖抖腰包的銀子無幾,相比那些暴發(fā)戶們不免有所失落和不平。近日在浴室洗澡時聽到老百姓一段順口溜:不管正廳副廳,最后都是一命;不管正處副處,最后都到一處。別人聽后一笑了之,我卻感到這首打油詩雖有消極之處,但不失一定的哲理 。人說“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 。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名和利乃身外之物,何不淡泊一點呢?
人過五十,就知道知足常樂了。年少時我戴個鐘山表就開心得不得了,衣服做個假領子美得向外翻了又翻。從貧困年頭過來的人最容易有滿足感,知足是長樂的助推器。如今,老太婆每天備晨炊送我上班,叮囑人老了騎車要小心,兒子沒多大建樹但也算成人,每當我輸液時就不斷跑過來,頭一伸一縮,那長不大的模樣對我是莫大的欣慰,我一直為我將兒子大學畢業(yè)后扣在身邊的“杰作”而感到自豪。每當一對孫兒承歡膝下時,還有什么煩惱呢?這不就是我最大的財富嗎!
瀟瀟灑灑,自由自在地過好你五十后的生活吧,管他還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