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那一抹晚霞
作者:張依群 沙海濤 發布時間:2007-05-21 瀏覽次數:2929
曾記得小時候常聽老人說:二八月看巧云。當時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好奇地問母親,母親說:二八月是指陰歷的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月份,氣溫是一年中最好的,風和日麗,每當太陽快落山的時候,西邊天上的云彩會變化出各種不同的圖形,都很好看,也很巧妙,所以才有“巧云”之說。聽了母親的解釋,便留心起那天邊的晚霞。那時的天是那樣的藍,草是那樣的綠,水是那樣的清,空氣是那樣的清新,藍天襯著白云,還有那落日的余輝,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那種美真是沁人心脾……常常放學后和小伙伴們在回家的路上去仔細的看那巧云:有的象一群奔騰的駿馬;有的象一群潔白的羊群在牧人的催趕下正向著家的方向緩緩的走去;還有的象一位美麗的少女,被風吹起的頭發在腦后飄散著;還有……天上云彩在不停的變化著。我們看著,爭論著,嘻笑著,也幻想著,常常忘記了饑餓忘了回家的時間。
長大了,工作了,踏入社會后已沒有時間去看去想那晚霞。人到中年,當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所有的事情都能看透的時候,心態早已不再象年青時那樣起伏不定,一個人靜坐的時候,就會想起兒時的伙伴和那天邊的晚霞,每每這時便會不由得踱出門外,去看那一抹晚霞,去體味那兒時的童趣,在紛繁的世界中去尋找內心的一份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