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化解糾紛“大合唱”
作者:李金寶 徐從兵 發布時間:2013-01-07 瀏覽次數:1019
連續五年辦案超千件,2012年結案2036件,法官人均辦案407件,多項審判質效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評為全省“訴調對接先進集體”“最佳人民法庭”“廉潔司法示范庭”“司法公開示范庭”…… 日前,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表彰了一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作為宿遷市法院系統的唯一代表、沭陽法院廟頭人民法庭又榜上有名。當地群眾得知這一消息后,齊聚法庭門前慶賀,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近年來,廟頭人民法庭加強能動司法,主動延伸職能,探索與村鎮合力化解矛盾糾紛新思路,立足巡回審判點、特約調解點和訴訟服務點,全面鋪開針對糾紛的非訴防控線、訴前攔截線和訴中調解線,面向基層廣大人民群眾抓好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矛盾糾紛化解成效明顯。去年上半年,省高院院長公丕祥先后兩次到廟頭法庭視察和調研,對沭陽法院警民聯手合力化解糾紛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拓寬渠道 尋求化解矛盾路徑
去年初,廟頭法庭將全庭干警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掛鉤一個鄉鎮,建立和諧共建關系,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法制宣傳、參與綜合治理等活動。他們與派出所建立執行信息共享通道和快速反應聯動機制,及時獲取被執行人線索,有效應對執行突發事件;與司法所建立矛盾糾紛研判與調處聯動機制,每月召開鄉鎮政法委員、司法所長、人民調解員等參加的聯席會議,分析矛盾糾紛的新動向、新特點,并委托司法所和矛調中心調處相關案件;與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由各鄉鎮在鎮區商業集中地段為法庭安排了固定的巡回審判點場所。各巡回審判點按照“四個一”標準配置,即一間適合接待、調解、開庭的辦公室、一套符合辦案需要的硬件設備、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一組精通巡回辦案的人員,實現了巡回審判的規范化、制度化。
為充分發揮巡回審判點的作用,該庭將相鄰權糾紛、撫養贍養案件、侵權損害賠償等具有普法教育意義的案件均列入巡回審判范圍,就地立案、就地調解、就地開庭、就地宣判并做好法律釋明工作。同時,將巡回審判和矛盾排查、法制宣傳、參與綜合治理等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巡回審判的綜合效應。去年以來,該庭共巡回辦案38件次,占審理案件總數的18.3%。
重心前移 搭建化解矛盾平臺
以強化預防為方針,堅持前移工作重心,以庭、鎮協同為平臺,切實維護基層平安穩定。近年來,廟頭法庭積極與轄區鄉鎮黨委政府聯系,在所轄顏集、潼陽等6個鄉鎮的鎮(鄉)政府辦公場所設立“司法服務點”,定期安排法官駐點辦公,聯合鄉鎮黨委政府對共建聯絡、聯合防控、合力化解、指導民調、特約調解、巡回審判、人民陪審、民意溝通、綜合治理等方面作了約定。法庭主動加強與轄區各街道鄉鎮矛盾糾紛信息互通,與當地司法所、村委會、派出所、綜治部門等共建信息共享、聯動網絡。
去年10月中旬,沭陽縣永泰木業有限公司拖欠85位民工半年工資77656元,雙方引起訟爭。廟頭法庭在廟頭鎮矛盾調處中心、綜治辦公室等部門的配合下,通過拍賣工廠財產還債等方法使農民工拿到足額工資,也解決了工廠倒閉后無錢還債的難題,雙方都很滿意。
協同調處 探索化解矛盾方法
近年來,廟頭法庭通過與轄區政府和司法所的共同努力,先后在轄區內鄉鎮建立獨立調解人網絡、特邀調解人網絡和協助調解人網絡,對調解網絡中調解員的名單、聯系方式登記造冊,定期和不定期與上述調解組織人員聯系,并與轄區各司法所建立了定期聯席會議制度,約定每隔三個月與轄區六個鄉鎮場司法所所長交流和探討解決矛盾糾紛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促進訴調對接機制的健康發展。同時加大調解引導力度,定期開展法律咨詢、審務進社區等活動,宣講和諧司法理念,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糾紛。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由鄉鎮綜治辦、法庭、司法所等部門的人員共同參加,分析訴調對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矛盾糾紛處理的預警方案,促進訴調對接工作深入開展。
該庭還在法庭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在辦公樓一樓顯眼位置為工作室配備專門辦公室,辦公設施齊全。在立案時,凡是適合人民調解的民事糾紛,該庭均先行引導當事人進入人民調解工作室以“圓桌”商談的形式,免費進行調解。對人民調解室調解不成的糾紛,當事人堅持起訴的,開辟訴訟“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對人民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事人的要求經過法院審查確認符合法律規定的,該庭及時為其出具具備強制執行效力的民事調解書。
69歲的沭陽縣顏集鎮虞溝村王銀生老漢,因患腦血栓手腳不便,原先和老伴一起生活,由老伴照顧生活起居,但去年初老伴突發疾病去世,三個兒子對老人贍養互相推諉。去年11月初,老人到法庭準備起訴三個兒子??紤]到該案案情簡單,完全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問題,廟頭法庭法官宋延峰立即引導其到人民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后經人民調解員反復調解教育,王老漢與三個兒子很快就達成了贍養協議。